张卓慧
近来都是雷雨天气。小区突然停电了。没有电,电梯出入不方便,生活上也处处受限。这种黑漆抹黑的夜晚,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没电的情景。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雷雨的景象就如同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深深刻在心底。
我是一个对雷雨天气充满畏惧的人,这种从小种在心里的害怕,源于妈妈担心爸爸工作时,给我带来的心理阴影。每当雷雨来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时,我总是提前跳上床,用厚重的被子紧紧裹住头,试图隔绝外界的声响,但那隆隆的雷声似乎总能穿透一切,直击心底的恐惧。
我的母亲,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人,每当这时,她会以惊人的速度关好门窗,生怕风雨侵扰这个家。她的双眼紧盯着窗外,那双平日里温柔的手,此刻紧握成拳,仿佛想要握住什么,又或是抵抗什么。她的嘴里念叨着,是对我父亲的牵挂和担忧,他在这样的夜晚,总是奋战在供电抢修的第一线,为了镇上的光明,不顾个人安危。
我们家忠诚的伙伴——大白狗,它仿佛能感知到家中的不安,咬住我的裤腿,紧追着我跑,当我跳上床的时候,它爪子趴在床边,直立着身体跳着蹭着,嘴里呜咽着,在寻求主人的安抚。我悄悄探出头,一手用被子捂住耳朵,一手紧紧搂住它的脖子,当雷声轰鸣时,一人一狗紧紧贴着,喘着粗气,那一刻,我既想笑,又害怕,但更多的是被一种莫名的温暖所包围。
雷雨天,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小镇来说,意味着跳闸停电,意味着漫长的等待。但每当村里传来第一声欢呼,那意味着光明的回归,意味着父亲的平安归来。那一刻,母亲紧绷的神经才得以放松,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我们家才会有欢笑声响起,仿佛整个世界都因这一家人的重逢而变得明亮起来。
在雷雨的夜晚,我们共同守候着那份光明,那份平安,那份家的温暖。而这份守候,成为了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爱,那份守候,永远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