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谢立全将军:
您好!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全国各界隆重纪念这一伟大胜利,缅怀革命前辈和先烈的特殊时刻,我思绪翻滚,脑海里涌现出无数的革命志士和抗日英雄。而我首先想到的却是您,这一切皆因我和您都与云浮云安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情缘。
说来话长。第一次“认识”您,是40多年前,我还在湖南读初中。那时,学校图书馆有一本美国记者斯诺的著作《西行漫记》,封面上一个红军小号手,头戴八角帽,腰挎手枪,昂首挺胸,吹起军号。从那时候起,这一飒爽英姿的形象就一直定格在我的心中。当然,那时我还不知道封面上的小号手就是您,更不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您成了共和国的将军。1997年,我从新疆应聘至广东云浮云安中学,一天在市区的“博智旧书店”,我再次与您“重逢”,当即将书买下。前些年,得知读小学的侄女要读课外书,我一下子购买了十几本红色经典名著,其中就包括《西行漫记》。虽然书名已改为《红星照耀中国》,可封面上您吹军号那伟岸挺拔的形象,却始终未变,撼人心魂!
说来惭愧,直到这时,我仍然不知道书上这名小号手的真实姓名。历史翻到2022年,云安区委党史研究室与羊城晚报社共同编纂出版了《红色云安颂》一书,我有幸得到了赠书。通过阅读,我走进了您“神秘”的世界,领略了您独特非凡的风采和魅力!原来您就是《西行漫记》中的封面人物!原来您戎马一生,征战南北,曾在南粤大地,在云安留下过无数战斗的身影!据《红色云安颂》记载,抗战期间,您驰驱南粤,参与创建了五桂山、罗浮山等多个抗日革命根据地,率部与日军展开了140多次战斗。1945年,您作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参谋长、代司令员,又率部来到今云安区都杨镇,以后来被誉为“西江小延安”的都杨镇荣昌堂为据点,横戈跃马、纵横驰骋,为巩固壮大云浮及华南的抗日力量,配合全国抗战大局,直至全面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当读到这里时,我热血澎湃,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心想: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去参观荣昌堂呢?没想到,今年3月这个愿望顺利实现。那天,我怀着景仰,带着感动,与云安文联和作协组织的文艺家们,一起来到都杨镇,追寻您和您的战友们当年战斗留下的足迹。当我们走进一楼展览室,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您贴于墙上的头像。抬头仰望,只见照片上的您眼神坚毅,目光炯炯,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西行漫记》封面上,那张名为“抗战之声”,定格了英姿勃发的红军战士吹响号角的瞬间,代表红星照耀下的中国年轻、奋发、不屈的形象,成为一段历史和一个时代象征的经典照片。我心情激动,感慨万端:历史是那么遥远,历史又近在眼前!80多年前的红军小号手,40多年前我心目中的英雄,竟然在此时此地,以这种方式,与我“不期而遇”!这是多么的巧合,又是多么的庆幸!当然,巧合的背后,其实也是历史的必然。
后来,我通过上网搜索才知道,原来1972年2月斯诺去世后,您偶然间从《人民画报》悼念专题报道上,看到了您这张照片,才想起1936年斯诺给你拍照的往事,但您却不愿张扬。您在回复您爱人的信上说:“那个‘吹抗日战争之声’(的人)是我,这可以肯定,不会张冠李戴的。这个相片登载是历史产物,你我知道就行。”直到1973年您去世后,又过了23年,1996年一次偶然的发现,那段尘封了60年的历史,才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从此公之于众。看到这里,我对您愈加崇敬,不但为您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的卓越功勋感到骄傲,更为您谦逊低调、功成不居的高风亮节而由衷的钦敬!
尊敬的谢立全将军,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至今已80年了。今天,祖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但历史的回响依然清晰可闻。您和无数革命志士、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展现出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作为教师,我将把您的故事讲给更多的学生听,让年轻一代牢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英雄的血脉在新时代赓续绵延,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盛世中华。
今天,借此机会,谨以此信致敬您的赤子之心。今日之中国繁荣昌盛,您亦当含笑欣慰了!
杨显志敬上
202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