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风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我的红色课本随想
~~~
~~~
~~~——致小明的一封信
2025年07月06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味语文

  云安中学 严咏茵

  从小学时开始学习语文,小时候读的古诗词,只懂背诵和默写,根本不理解它所蕴含的意思。渐渐地学习了越来越多的古诗词,之后或许在某一个瞬间,一下子就能理解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时候,并不能理解,为什么长大后回家,村里的孩童会不认得自己,直到去外面读书回家后,发现村里的孩童,我一个都不认识的时候,才理解了这首诗流年之后的意味。“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初读时并不懂,想说话为什么眼泪先流了下来,是在感叹物是人非的悲凉?现在,我想或许不只物是人非的悲凉,还有很多的话涌上心头,却说不出口,只能让眼泪替我说内心的悲伤。初读《孔乙己》时,觉得脱不去的长衫是孔乙己的固执,脱下就好了,但我发现不仅仅是孔乙己有脱不下的长衫,而是每个人都有一件脱不下的“长衫”;读《范进中举》觉得,中举怎么就疯了呢?做出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直到后来真正接触了科举制度时,才发现,原来过去中举是如此艰难,如今的高考,考上了一所好的大学,大概也称得上“中举”了吧。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范进中举》,只是他被记录了,而我们身在其中无所察觉。

  原来,文学和语文教育具有滞后性,许多年后才明白时间的《匆匆》而逝。当然,语文也带我们领略数千年以前的美景、中华诗词的优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学教育内容健康合适,需要我们去品味体会,她让我们明白,语文是一门很浪漫的学科。

  (指导老师:杨显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百味园
   第04版:风铃
品味语文
油墨里的映山红
捕鱼的乐趣
父爱流光
其实我们都是千里马
云浮日报风铃04品味语文 2025-07-06 2 2025年07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