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丈量奋斗的刻度,实干书写发展的答卷。一年来,新兴县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忠实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统筹推进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等各项工作,为新兴加快打造“融湾先行示范县”、奋进“全国百强县”,争当云浮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凝心铸魂
筑牢绝对忠诚思想根基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新兴县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抓牢思想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强化精准施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分层次、分领域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通过书记讲堂、专题研讨、辅导讲座等多元形式,全覆盖轮训各级党员干部,凝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
抓实党内集中教育。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统筹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发挥县处级领导干部示范作用,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带动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全县领导干部讲授专题党课234次,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159次。对照“28+10+7+1”等方面要求深入查摆问题443个,编印新兴县《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旁听宣判警示教育大会,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印发集中整治工作方案,针对12个方面突出问题制定38条整治措施,形成学、查、改闭环。
抓优党员教育质效。全域搭建镇级党校片区合作办学平台,发挥党校合作办学“五共模式”优势,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培训班,通过视频直播形式将全县2万余名党员纳入培训,实现万人同上“一堂课”。去年以来,累计举办县、镇两级培训班220多期。完善实践教学阵地,串珠成链打造覆盖红色教育、基层治理、特色产业的五彩研学线路,建成“课堂+基地”现场教学点,以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提升党员教育质效。
选贤任能
锻造堪当重任过硬队伍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新兴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以高素质干部服务推动新兴高质量发展。
以“实干实绩”树立用人导向。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干部考察关、档案审核关、党风廉政审核关“三道关”,对政治不过关的“一票否决”。常态化开展干部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持续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发现掌握100多名表现优秀的科级以下干部,进一步充实后备人才库。健全一线考察识别机制,考准考实干部在“百千万工程”、绿美新兴生态建设、项目引建等重点工作一线综合表现,一大批实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干部晋升职级,凭发展论英雄、看实绩用干部的导向更加鲜明。聚焦县委中心工作,2024年招录120名公务员,2025拟招录82名公务员,乡镇在编率达90%以上,持续优化公务员队伍。
以“多维历练”推动能力提升。深入推进“干部能力提升年”行动,搭建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平台,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整体能力。去年以来,高质量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等11期主体班次,选派6名乡镇党政正职到珠三角地市跟班学习、15名优秀年轻公务员开展市县镇互派锻炼、21名优秀干部开展“壮苗工程”县镇干部双向交流锻炼,选送30名优秀骨干教师、44名医疗卫生人才赴对口帮扶地区跟岗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干部参与“百千万工程”、绿美新兴生态建设等中心工作,不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大学非所用公务员转任力度,提升人岗相适度与工作效能。
以“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建立差异化评价、正反向评议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联合11部门建立监督信息共享机制,完善负面清单,全面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等工作。开展股级及以下公务员在同一岗位任职超10年交流轮岗专项工作,推动符合条件人员有序交流。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十条措施”,用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精简优化考核事项,统筹80个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名额专门激励在“百千万工程”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干部。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
强基固本
夯实坚强有力战斗堡垒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新兴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为抓手,全面加强各领域党建工作,建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堡垒。
建强基层“桥头堡”。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质行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行动、新兴领域党建攻坚行动和传统领域党建提升行动“四大行动”。坚持以“一台账四清单”推动各领域860多个党支部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常态化排查软弱涣散党组织,推动10个农村党组织开展集中整顿。加强村民小组党建工作,优化设置村民小组党小组1653个,助推青梅、茶叶、香荔等特色产业结出丰硕成果。新组建新兴领域党组织89个,进一步推动全县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注重示范引领,形成“领航兴税”等一批机关党建特色品牌,3个党组织在第一届市“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中获奖。
锻造发展“主力军”。深化“头雁工程”,持续规范村级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扎实开展村级班子履职分析,评定“良好”以上等次党组织138个。采取“引、育、管、用”措施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399人,其中党组织书记338人,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开展乡村绿化“互学互鉴互促”活动150多场次,进一步打造高素质的雁阵队伍。大力推进南粤党员先锋工程,以建强“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为牵引,发挥1.1万余名党员带头作用,组建起互助队1057支,带动1.7万名群众成为队员。去年以来,有力凝聚党员群众45万多人次合力种植各类苗木58.74万余株,建成主题林599片、“美丽庭院”5673户,提升农村生态小板块4034个,打造了车岗镇相塘村、天堂镇禾地岗村等一批绿美乡村。创新开展“绿美新兴大擂台”活动,推动12个“零基础”自然村实现华丽蝶变。
激活治理“新动能”。深入实施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优化全县199个村(社区)阵地空间,充分整合政府、市场、社会资源增加服务供给,聚焦“一老一小”、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暖心服务。加快推动“两社三中心”建设,强化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活动、邻里功能,持续深化筠州花园二区“六邻”亲邻党建品牌,探索“社区合伙人”“公益+低偿+市场化”运营模式,激活党群服务中心“造血”功能。深入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用好民情日志“一线六民”工作法,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广党群积分管理、五彩志愿服务品牌,引领广大党员在防汛救灾、防御台风、“三清三拆三整治”等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引才聚才
强化县域发展智力支撑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新兴县坚持以重才理念、惠才政策、优才服务为抓手,广纳天下英才,深植人才沃土,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智力动能。
完善“汇英才”工作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开展“书记进高校 英才聚新兴”活动,由县委书记带头赴高校引才,引导县内企业与南京、广州、佛山等多间高校达成校企合作,构筑校地企发展“共同体”。持续开展党委(党组)书记人才工作述职,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出台“才聚新州”方案,聚焦发展所需、民生所缺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组建12支专家服务团,全力推动人才入县下乡、入企进村开展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加快推进县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搬迁优化,推动镇级驿站和科协一体化升级改造,做优驿站赋能人才集聚发展文章。
搭建“聚贤才”创新平台。深入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发布超1000个优质岗位,其中年薪百万岗超5个、50万岗超50个,吸引900余人达成意向或签约。整合科创资源,高标准打造现代化产业人才协同发展平台,新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博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强化项目汇才,成功指导1家企业入选市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平台拟补助名单,3支团队、100多名人才获得市县人才项目补助,助力新兴县入选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带动全县现代农业、预制菜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0%、20%,实现人才与产业双向赋能。
优化“爱人才”服务生态。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工作,精准对接人才需求,指导2名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评省级劳动模范。全面落实新兴英才卡、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优诊、人才子女入学等服务措施,解决人才“关键小事”300余件。定期举办大学生企业见面会、人才慰问、联谊交流、产才对接等活动,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持续擦亮人才工作“新兴品牌”,相关人才工作做法入选《组织人事报》人才工作案例。
用心用情
谱写银龄生辉崭新篇章
莫叹流年催白发,人生最美是夕阳。新兴县始终以敬重之心、关爱之情、务实之举,扎实做好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推动银龄力量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擦亮“新州红霞”工作品牌。注重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以打造“新州红霞”党建品牌为引领,创新开展“新州红霞·初心讲堂”活动,扎实推进“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示范创建,新城镇离退休党总支、县纪委机关第五党支部被命名为云浮市首批“石都霞彩”“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新城镇离退休党总支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建好用活“新晖银发人才库”,组建银发人才专家服务团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30多场次。深入开展“红霞增辉耀南粤”系列活动,多措并举宣传银发人才先进典型,2名老干部获省级表彰。充分发挥涉老组织作用,深入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开展文化惠民、全民健身等活动,原创小品节目《一品夫人二品官》斩获省奖,2支柔力球队摘得全国桂冠。
深化“银龄暖心”关爱行动。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推广送医、送学、送温暖等系列活动,落实干部荣誉退休工作制度,精心精细做好服务保障。开展工作通报、考察调研、建言献策等活动,听取老干部意见建议,不断激发银发正能量。深入推进“县―镇―社区”老干部大学一体化建设,2024-2025学年招生破千人次,创新打造全市首个“新州乐龄”游学养品牌,为全县老干部及广大老年群体提供寓教于乐、康养结合的游学体验。举办市县老年教育公开课、AI技术应用课等特色课程,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组稿 / 云浮融媒记者 梁振 通讯员 麦穗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