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刚
在我家博古架最上面那一格,一直摆着一盒普洱茶。不知不觉,它已经在那儿静静呆了十几年。
2004年,妻子领到第一个月480块钱工资,她特别开心,想着一定要给父亲送个礼物。知道父亲爱喝茶,就没多犹豫,花了248块买了盒普洱茶。盒子做得朴素,微微泛着旧色,像是已经藏了些时光。
她后来好几次跟我提起那天递茶给父亲的情景。“爸,给你买了饼普洱,试试看。”岳父接过盒子,嘴上怪她乱花钱,眼里却亮了一下,语气也跟着软了下来。但他一直没舍得喝,总说“等个好日子再说”。这也难怪,他平日口渴了,是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的人。所以,这一等,就是6年。2010年,岳父走了,茶仍然封得好好的。
后来,岳母整理遗物时,翻出了这盒茶。她轻轻地递给我妻子说:“你的心意,好好收着。”妻子接过来,眼睛一下就红了。她摸着盒子已经有些磨损的边角,许久没出声。后来她跟我说,要把它带来我们家,就这么传下去。
从那以后,这盒茶就一直放在客厅茶柜的顶上。偶尔有相熟的客人来,我会指着它聊几句来历。不少人听了,点点头,说一声“难得”。
日子也不是一直轻松。有段时间,每月还房贷,孩子又小、常生病,家里急用钱。有一次,我望着那盒茶,心里盘算:放了这么多年,说不定能换些钱。
后来孩子又病了一次,住院花了笔不小的数目。我没忍住,对妻子说:“要不……这饼茶,还是出了?”她一听,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她说:“别动这个念头。”话不多,却斩钉截铁。从那之后,我再没提过。
有一回,一位远亲来家里做客。他懂茶,一眼就注意到柜顶那盒茶。“开来尝尝?”他问。我没问妻子,直接摇了摇头。“岳父留下的,不开了。”他顿了一下,点点头,不再说话。
如今,这饼茶已经存了20年。盒子更旧了,边角泛白,我却从没想过挪动它。有时晚上闲坐,我泡着自己的茶,会抬头看它一眼。想岳父如果真的拆开喝了,会是什么表情;也想妻子刚工作那年,用一半的工资买下这饼茶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偶尔,我会掀开盒子闻一闻。茶香几乎淡得嗅不出了,但那股气息,却总能把人拉回从前。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博古架上时,那盒茶的轮廓在昏暗中显得格外沉静。它就那样立着,像一个沉默的守望者,守着时光,守着记忆,守着那些来不及说出口的话。
就让它一直放在那里吧。有些东西,本就不是为了品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