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鸟
久困于车水马龙的喧嚣,内心时常涌起对远方的渴望,渴望奔赴广袤天地,去聆听山河的心跳,去领略世间万象。听闻青甘大环线风光旖旎,自然风光壮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堪称人生值得打卡的绝佳之地。于是,趁端午假期,我们自兰州启程,踏上丝绸之路的征程。
沿着青藏公路缓缓前行,窗外景色如同一帧帧切换的电影画面。从绿意渐浓的草原,过渡到连绵起伏的山峦,雪山、草地、河流、湖泊、沙漠、绿洲、戈壁……一一映入眼帘。随着海拔的攀升,我的心情愈发兴奋,仿佛在与这片土地进行一场渐入佳境的对话。
车轮碾碎祁连山麓的晨雾,公路在苍茫戈壁中蜿蜒伸展。当张掖七彩丹霞突兀地出现在眼前,我瞬间被其景色所惊艳。赤红的岩壁恰似熊熊燃烧的火焰,青灰的地层仿若泼墨的山水画卷,金黄的条纹犹如鎏金镶嵌其间。红、橙、黄、绿、蓝、紫……各种色彩相互交织、碰撞,共同绘就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我们沿着栈道漫步于七彩丹霞之中,每迈出一步,都邂逅不同的美景。站在观景台上俯瞰,整个丹霞地貌尽收眼底,心中满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与敬畏。据地质学家研究,七彩丹霞是红色砂岩和砾岩历经长期风化剥离与流水侵蚀而形成。这种独特的地质景观,不仅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更是地球历史演变的有力见证。
当踏入莫高窟的洞窟,一种深深的震撼油然而生。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其开凿始于北凉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前后延续上千年。在漫长的岁月里,洞窟饱受自然风沙的吹蚀掩埋以及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留存有八百多个洞窟。洞内精美的壁画与佛像,虽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却依旧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每一个洞窟都是一座艺术的殿堂,每一幅壁画都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壁画上的飞天,身姿轻盈曼妙,衣带随风飘飘,仿佛在悠悠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敦煌的传奇在莫高窟第九十六窟达到巅峰,34米高的弥勒佛垂目俯视众生,洞窟四壁的飞天衣袂翩跹,似要破壁而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全人类共同珍视的瑰宝。
当我们赶到鸣沙山时,天空突然狂风大作。狂风呼啸着,卷起漫天黄沙,狠狠刮在我们的手臂和脸上,隐隐作痛。狂风时大时小,远处的鸣沙山也随之若隐若现。模糊时,被厚厚的沙尘严严实实地包裹,什么都看不见;清晰时,金黄的鸣沙山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金山。此时,景区的各项服务基本暂停,平日里成群结队的骆驼也不知躲到了何处。
“没了骆驼,咱们还爬山吗?”“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还是慢慢爬吧!”同行的几个队友原本计划拍摄“飞天”,一展“仙女”美姿,奈何天公不作美,风沙肆虐,“飞天”拍摄计划落空。于是,大家相互鼓励,结伴步行上山。
我们顶着风沙,相互搀扶,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地向山顶挪动。由于风力强劲,每前进一步都举步维艰,刚留下的深深脚印瞬间就被黄沙掩埋。稍不留意,就有被大风吹走的危险。当我们稳扎稳打终于爬到山顶时,老天爷似乎跟我们开了个玩笑,风沙骤然停歇,太阳也露出了笑脸,我们慵懒地躺在鸣沙山顶柔软的沙地上,久久不愿起身,望着山下静谧的月牙泉,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这时,远处传来悠扬的驼铃声,恍惚间,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的丝绸之路。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傲然屹立在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见证了无数的战争与和平。在古代,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卡,也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关键防线。我们登上嘉峪关城楼,极目远眺,城墙上的箭楼、烽火台保存完好,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广袤无垠的戈壁滩。抚摸着斑驳的城墙,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感扑面而来,它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当年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我们仿佛看到当年全副武装的将士们在城墙上严阵以待,抵御外敌;看到商队牵着骆驼,驮着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从这里出发,踏上漫长的丝绸之路;看到使者们骑着马,肩负和平与友好的使命,往来于中原与西域之间。特别是1842年林则徐贬谪伊犁途经此地,留下“严关百尺界天西”的慨叹,更为这座关隘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这些历史画面在脑海中不断浮现,让我们对这座古老的关隘充满了敬畏之情。
离开嘉峪关后,我们朝着黑独山的方向前行。一路上,窗外景色愈发荒芜,戈壁滩上除了梭梭和一些稀稀拉拉叫不出名字的小草,唯有苍茫的大地和裸露的砂石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穿越柴达木盆地时,荒漠的苍凉之感达到极致。当黑独山映入眼帘,那种震撼让我们几乎屏住了呼吸。
黑独山宛如一座黑色的孤岛,孤独地矗立在茫茫戈壁之中,又似一幅幅巨型的山水画铺展在天地间。这里不见一丝绿色,唯有黑色的岩石与砂石,在狂风长年累月的雕琢下,形成各种奇特的形状。站在黑独山脚下,真切体会到人类在这片广袤天地间的渺小与微不足道。漫步在这片黑色的荒原上,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充满奇幻色彩的月球表面。
“快看!那儿像不像行走的水墨画?”队友指着沟壑中散落的灰黑碎石说道。恍惚间,我们仿佛看见霍去病的铁骑从历史的尘烟中疾驰而来。公元前121年,这位少年将军正是穿越此地的荒原,击溃匈奴,为汉帝国打通河西走廊,立下赫赫战功。
赶赴德令哈的翡翠湖时,气温骤变,我们仿佛瞬间从夏天步入冬天。幸运的是,祁连山脉前几日刚下过一场大雪,四周的大山银装素裹。尽管寒气穿透羽绒服,但大家看到久违的大雪,早已把寒冷抛诸脑后。当阳光刺破云层,翡翠湖的湖面仿佛骤然苏醒——墨绿、祖母绿、孔雀蓝的盐池镶嵌在雪白的盐滩之间,犹如众神打翻的珠宝匣,翡翠般的色块在荒原上拼出各种奇妙的图案。
踏入茶卡盐湖的那一刻,我们仿佛走进一个梦幻世界。微风轻拂盐湖,水面泛起涟漪,揉皱成万片碎银。水天交界处,身着裙子的姑娘们翩翩起舞,各种优美的舞姿瞬间定格在手机里,让人分不清哪是倒影,哪是真人。在这里,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卷,每一次按下快门,都仿佛捕捉到天空的绝美一角。传说中,茶卡盐湖是西王母的瑶池,是仙女们沐浴嬉戏的地方。望着眼前如梦似幻的景象,我不禁遐想,当年仙女们在这片美丽的湖水中翩翩起舞,那该是世间最曼妙的舞姿。
辞别茶卡盐湖,我们来到青海湖的黑马河。初见青海湖,它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浅绿色的原野上。风从祁连雪山奔腾而来,在湖面掀起层层银色褶皱。当青海湖那深邃的湛蓝闯入眼帘,时间仿佛为之静止。那是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蓝,比天空更为浓郁,比宝石更加纯粹,像是大地遗落的一颗蓝色明珠。此时此刻,尘世的喧嚣被远远抛在身后,心中只剩下对这片美景的惊叹与沉醉。相传,青海湖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流下的思乡之泪汇聚而成。站在湖边,我们仿佛看到千年前那位美丽的公主,怀揣着使命与思念,一步步走向远方。
随着旅程的结束,我们心中感慨万千。青甘大环线,是一次穿越四季时空的奇妙旅行,是一场横跨三千公里的视觉盛宴:张掖的七彩岩层在夕阳余晖中似在燃烧,嘉峪关的烽燧依旧忠实地镇守着山河,敦煌的驼铃在沙丘间悠悠回荡,黑独山泼墨般的山峦凝固了时光的痕迹,茶卡盐湖倒映着天上流云,青海湖的湛蓝在天地间肆意铺展。一路上,戈壁荒漠的景色逐渐取代草原湖泊,辽阔而荒芜,让人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苍茫。
当飞机掠过河西走廊,舷窗外山河如画卷般展开。三千公里的路与月,在记忆中凝固成永恒的瞬间。这片土地承载着张骞凿空西域的勇气,霍去病驰骋疆场的豪情,也让我们深知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青甘大环线之旅,犹如一串以青海湖为中心的风景珍珠,在这条贯穿古今的丝绸之路上,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这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场跨越千年与大自然和历史的文明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