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时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市直机关工委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座谈会~~~
土地“变形记”:~~~
香港湾仔中西区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文旅农业集团组队到我市考察调研~~~
市生态环境部门召开座谈交流会~~~
市应急部门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暨专家指导帮扶活动~~~
云城区“四轮驱动”助石材产业集群崛起~~~
云浮新区举办校企交流活动~~~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地“变形记”:
云浮如何让“存量”土地长出“增量”价值?
  白石千亩垦造水田

  智库

  观察

  云浮融媒记者 蔡嘉美 刘烁

  挖掘机轰鸣作业,运输车往来穿梭,云浮各县(市、区)的土地整治现场一派繁忙。“看着荒地变良田,以后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村民陈大姐的期待,道出了这场蜕变最朴素的价值。

  云浮的乡亲们盼着土地整治,是希望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场始于田间地头的变革,正成为云浮破解发展瓶颈的“金钥匙”。云浮通过全域整治打破土地碎片化困局,实质上是对全域经济要素的系统性重构。

  这也是一场关乎地方发展未来的“逆袭之战”——当珠三角城市群高歌猛进时,粤东西北城市如何闯出“新路”?云浮用土地整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重塑土地价值

  激活县域经济内生动能

  作为国家级试点,镇安镇的变化肉眼可见。过去,村民老李的几亩地分散在不同山坳,浇水施肥全靠肩挑背扛。如今实施“小田并大田”后,全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在2024年就达到了3.8万亩。“以前种水稻,一亩地纯利润大概就是800元;现在流转给农业公司搞规模化种植,不仅可以收到租金,还能在基地打工再赚一份收入。”老李翻开账本,满脸笑意。

  云浮的实践,本质上是对“土地生产关系”的重构。全域整治通过打破土地边界,将分散的生产要素重新整合,让土地从“生存资料”升级为“发展资本”。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县域发展必须打破固有思维——只有主动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趋势,才能在乡村振兴浪潮中抢占先机。

  当“小田”变成“大田”,改变的不仅是土地形态,更是县域农业发展的底层逻辑。

  重构空间格局

  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这场起于阡陌之间的变革,绝非土地资源的简单“重新拼图”,而是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正在重绘乡村的“空间肌理”。土地整治通过“空间聚合”触发“治理聚合”,为基层治理模式革新与社会发展进程注入了深层驱动力。

  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以前村庄布局比较分散,大家耕田种地各顾各的,矛盾纠纷自然也多,我们做基层治理工作就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现在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稳步推进,我们能够集中优势资源,精准发力,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村民切实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生活条件。”

  以东塘村为例,其创新推行“林地+园地+耕地+居民点”四位一体综合整治模式,成功流转土地570余亩,精心打造特色种植基地。村民不仅能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还能在自家门口的基地就业。这种模式促使人口逐步向产业集聚区域靠拢,人口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进而提升公共服务的可达性与有效性。

  这种变化印证了一个治理哲学:当土地从碎片化的“生存载体”转变为集约化的“发展平台”,基层治理便有了从“维持秩序”向“创造价值”跃迁的物质基础。

  践行绿色发展

  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转化

  传统砂石开采长期被困在“资源诅咒”的怪圈中,露天矿坑如同大地的伤疤,运输车辆扬起遮天蔽日的尘土,粗放式生产模式严重透支生态承载力。云浮观音山绿色矿山项目以“绿色砂石革命”重构产业生态,为土地综合整治提供创新范式。

  该项目通过“矿地统筹”模式,将开采后的矿坑规划为生态湿地或农业用地,同步实施全封闭廊道运输、智能化监测等技术,在降低粉尘污染的同时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这种“边开采边修复”的实践,打破了传统矿业开发的“资源诅咒”困局,将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形成“开发-修复-反哺”的良性循环,为粤东西北探索出一条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共进的土地综合整治新路径。

  在过去的发展中,不少地方为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牺牲生态环境,最终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困境。而云浮选择逆向突围,将生态修复作为土地整治的重点任务,这种“生态优先”的发展路径,看似缓慢,实则蕴含巨大潜力。这种发展理念改变的不仅是自然环境,更是地方发展的价值取向——证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赋能、协同共生。

  截至目前,云浮6个整治项目通过省级评审,预计新增耕地3.74万亩、腾挪建设用地4.96万亩。这些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变化:2024年云浮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1%,全年工业投资增长16.0%。

  云浮的实践证明,全域土地整治不是简单的土地整理,而是通过空间重构、要素重组,激活县域经济、社会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土地作为地方发展最核心的资源,其整治过程本质上是一场“自我革新”——通过打破固有格局、创新发展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才能真正做到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政
   第04版:社会
   第T01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02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03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04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05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06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07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08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09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10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11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12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13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14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15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16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17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18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19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第T20版: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牢记初心使命 激发奋斗之姿
云浮如何让“存量”土地长出“增量”价值?
携手打造广东康养新高地
听“呼声” 予“回声”
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去年培育3家产值逾亿元龙头企业
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
云浮日报时政03云浮如何让“存量”土地长出“增量”价值? 2025-07-01 2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