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融媒记者 周洲 通讯员 梁肖欣 李毅楠 张艺莹
“鹅公髻隧道高位消防水池水位低于预警值,请及时处理。”伴随着警报声响起,广东交通集团所属云梧高速的智能消防监测平台同步弹出提醒窗口,监控员迅速通知机电隧道养护人员核实情况。机电隧道养护人员随即通过路运一体化监控平台调取实时画面,确认消防水泵自动启动抽水,水池水位恢复正常值,并解除警报信息。
从“人防”到“智防”
创新构建智慧化监测体系
云梧高速地处粤西山区,全线有18座隧道,其中石牙山隧道、鹅公髻隧道为特长隧道,消防安全管控是日常隧道管理的重中之重。传统模式下,对于隧道消防设备、高位消防水池储量等状态的监测,主要依靠隧道养护人员每月人工巡检,存在一定的“空档期”,无法及时监测到突发性的故障情况。
为弥补传统隧道巡检点位多、周期长、响应慢的短板,2025年9月,云梧高速以鹅公髻隧道为试点,布设隧道智能消防监测系统,依托物联网、传感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构建数字可视化平台,利用现场传感器将隧道消防设施的精准定位与状态,实时传回位于监控中心的监测平台,真正实现对隧道消防设施的全天候24小时智能监测,成为省内首个基于隧道消防布设多维度监测系统的高速项目。
全天候智能监测
为隧道安全多上一重“保险”
目前,云梧高速在鹅公髻隧道的消防箱、管道等设备设施共布设了160个传感器,还在全线11座高位消防水池装有水位检测器。
这些传感器就像“眼睛”一样,时刻“紧盯”监测消防箱开关是否开启、人行(车行)横洞门状态,以及高位水池水位、消防管道水压、水成膜泡沫液储量、水泵供水量等关键参数,并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回传至系统平台,自动生成设备健康诊断报告,搭建起一套集监测、预警、分析“三位一体”的隧道智能消防系统。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隧道智能消防监测系统会触发声光警报、异常信息弹窗,提醒工作人员关注并处理异常事件,为后续快速检修提供信息支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依赖人工巡检的局面,实现隧道消防安全隐患的可知、可测、可控。
“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隧道安全管理,这次试点应用隧道智能消防监测系统,是基于隧道运维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通过人工巡检与系统监测相结合,进一步筑牢隧道安全防线。”云梧高速机电隧道部负责人万星介绍道,针对隧道管理,云梧高速近年来还探索开展低位顺光照明系统低能耗创新实践,通过调整隧道灯具间距、增加智能调光设备及调光控制线等方式,全面实现安全高效的能耗管理,于2023年荣获“第十九届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