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融媒记者 陈旭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是促进司法公正、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云城区人大常委会立足本地实际,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持续在“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上务实探索、精准发力。通过将代表履职深度融入“两院”审判执行主责主业,持续开展“百名代表听百案、云监督”线上旁听庭审活动、法检“两官”履职评议和执法检查,不断推动“公正与效率”相统一、“民主与法治”相融合,走出了一条司法监督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的跃升之路,为新时代基层人大司法监督工作提供了鲜活样本和宝贵经验。
线上旁听:延伸监督触角,让公平正义“云端”可感
今年7月,云城街人大工委组织30余名市、区人大代表,依托金龙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在线旁听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庭审。代表们认真关注庭审各环节,围绕程序规范、法官履职等方面进行同步监督和记录。区人大代表区彩银表示:“整个庭审过程庄重严肃,程序严谨规范,主审法官专业耐心,充分保障了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作为云城区人大常委会自2020年起持续开展的“百名代表听百案、云监督”品牌活动的一部分,线上旁听不仅拓宽了代表闭会期间的履职途径,更实现了司法监督从“点上开展”到“面上覆盖”的转变。活动聚焦群众关切的宅基地纠纷、合同争议等类型案件,通过“听案”前梳理、“听案”中讲解、“听案”后收集机制,全面提升监督实效。
全国人大代表陈思扬认为,“该平台打通了监督基层司法的‘最后一米’,成为代表连接群众、守护公正的重要桥梁。”5年来,全区8个镇(街)实现活动全覆盖,累计收集庭审意见建议89条、法律相关问题152条。区人大监察司法委还通过跟踪督办,推动各类建议落到实处,有效促进司法机关依法履职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深化落实。
线下评议:以评促改,守护司法公平正义
今年8月中旬,云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由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法工委成员及部分省、市、区人大代表组成的评议组,赴区法院和检察院开展“两官”履职评议工作。评议组现场听取近5年“两院”履职评议专题报告及8名员额法官、检察官的个人述职,仔细查阅所办案件卷宗,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清单、推动整改。其间共抽查案件46件、卷宗96余册,开展个别谈话和走访调查30余人次,为每位被评议对象精准“画像”。
评议既肯定成绩,也直指问题,开出“药方”,要求被评议人在6个月内向常委会书面报告整改情况。现场无记名测评显示,6人获“满意”、2人获“基本满意”。作为已持续5年的重点监督项目,云城区人大常委会今年将“两官”评议纳入年度计划,优化形成“1+3+N”工作机制:由常委会副主任牵头,聚焦方案制定、调查评查和整改督导三大环节,明确评议对象、内容与步骤,并划分动员、评查、评议、审议、整改五大阶段,设置12项量化指标,实现全程可操作、可追溯。
云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敏表示:“履职评议既增强了‘两院’接受监督和司法为民的意识,也实现了人大司法监督的纵深推进,是推动司法工作‘落地有声’的有效载体。”
执法检查:聚焦“小切口”,推动真整改
8月28日,云城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深入辖区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检查组系统了解法律执行中的经验、进展与不足,并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强残疾人政策宣传与落实、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拓展就业渠道以及常态化开展公益服务,切实支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执法检查是人大履行监督职能、促进法治建设的重要方式。云城区人大常委会每年年初组织征集检查议题、制订计划,经审议后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始终坚持“少而精、抓重点、求实效”的原则,集中力量每年对3至5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深入检查,以“小切口”选题推动问题整改落到实处,增强监督实效。
近年来,云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将执法检查工作融入全区发展大局,持续聚焦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生态环保、消防安全、网络诈骗等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先后对《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云浮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开展专项检查,推动法律有效执行。同时,强化对法院执行工作、检察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司法活动的监督,积极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常委会还注重从代表建议、群众信访和舆情关切中梳理出食品安全、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等民生领域法律实施难题,运用“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机制开展跟踪问效。连续3年围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法治政府建设等开展执法检查,全程督促问题清单整改,切实让人大监督“长出牙齿”,不断提升司法监督实效,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