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融媒记者 游思明 通讯员 刘梓澎
近年来,云城区思劳镇通过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有效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着力打造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暖心驿站”,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营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筑牢阵地,让“找中心”成为解决问题的可靠选择
近年来,思劳镇综治中心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发挥“1”个综治中心中枢核心作用,整合了综治网格、公安、法院、司法、信访、检察“6”种基层政法力量和“N”个社会力量推动调解工作。
“有矛盾就找综治中心”。近日发生在该镇辖区某项目工地的欠薪事件,便是这一体系高效运转的生动案例。某劳务公司的工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推开了思劳镇综治中心的大门,反映被拖欠三个月共22万元的工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迅速安抚工人情绪并详细登记诉求,考虑到涉及群众利益、存在重大风险的矛盾纠纷,综治中心立即响应启动“中心吹哨”机制,精准派单联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等执法力量,并组织项目总包方、分包方负责人到场搭建沟通平台,连续组织了多轮协调会议,一方面帮助工人与公司方确定代发方的工人工资具体金额,另一方面联合区劳动监察大队向公司方进行释法明理,普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总包方、分包方拖欠工资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处,公司方认识到自身的过错,承诺三天之内足额发放工人工资,并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公司负责人和工人代表签订了工资支付协议。三天后工人们收到工资,并致电镇综治中心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找综治中心真的这么快可以解决大问题,真可靠!”
主动靠前,让“找中心”成为服务群众的暖心依靠
“还没进行反映,镇综治中心就带着办法来了,清淤、防涝、谈赔偿全都帮我想到了!”一名养殖户说。近年来,随着思劳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如果在建项目施工防护不足,便极易引发汛期黄泥水倒灌入厂房、入棚舍、入农田的情况,这类纠纷成为了镇综治中心面临的“新难题”。
为有效化解这类矛盾纠纷,镇综治中心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优势,通过日常走访工地沿线、产业园区、村(社区)等,力求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如网格员李叔通过日常巡查时发现,紧邻着项目工地的养殖棚舍因地势低洼且原有的排水设施老旧,汛期出现了黄泥水倒灌现象,已对养殖棚舍日常经营造成影响,于是当即进行了上报。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到网格员上报事件后主动上门服务,立即联系项目施工方进行紧急清淤,恢复生产,并协调应急设备支援,防范二次灾害发生,同时组织项目方、养殖户就目前灾害损失进行核算,依法依规协商赔偿事宜,积极搭建友好的沟通桥梁。从发现灾情到促成解决,镇综治中心全程主动靠前,避免激化矛盾纠纷,有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品牌彰显,让“找中心”成为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
思劳镇综治中心打造了“大拇指工作室”,并成为该镇矛盾纠纷调解的金字品牌。一方面依托中心骨干成员、专职调解员、村(社区)法律顾问组成的专业队伍,提供法律支撑和业务保障;另一方面凝聚党员、网格员、热心群众等组成“好人队伍”,主动排查介入矛盾纠纷。工作室建立“首接负责、专业研判、联动处置、跟踪回访”的闭环机制,通过专业力量的有效化解与好人队伍源头预防的有机结合,确保了矛盾纠纷“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2025年以来,思劳镇村两级共受理社会矛盾纠纷216宗,通过合力调处化解,成功调处210宗,调处成功率为97.22%,全镇社会大局平安、和谐、稳定,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平安思劳提供了有力保障。
接下来,思劳镇综治中心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持续深化品牌建设、提升治理效能,奋力推动法治思劳、平安思劳往更高水平、更富成效的方向迈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赋能“百千万工程”善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