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云浮融媒记者 梁湛华 通讯员 林海波) 盛夏的罗定市素龙街道新塘村,近百亩连片的百香果基地迎来收获季。翠绿的藤架上挂满了饱满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钦蜜九号”百香果特有的浓郁芳香。村民穿梭在田间,熟练地采摘这些承载着致富希望的“黄金果”。
这片生机盎然的果园,正是新塘村盘活土地资源、推动产业升级的成功实践。“这片土地流转整合后,我们先是种了几年火龙果,效益不错。”新塘村支书站在硕果累累的藤架旁介绍道,“今年我们紧盯市场变化,结合轮作需要,果断改种了品质优、行情好的‘钦蜜九号’百香果。”这种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种植结构的做法,让同一片土地持续释放出更高的经济效益,成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
作为基地的“当家花旦”,“钦蜜九号”百香果以其卓越品质赢得了市场青睐。果实大小均匀、色泽深紫诱人,切开后汁水充盈,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酸甜风味恰到好处。“今年产量高、品质特别好,市场收购价也相当可观。”村支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初步测算,基地百香果年平均亩产约2000公斤,市场收购价格每公斤在10-20元之间,土地产出效益实现新跃升,为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从火龙果到百香果的成功轮种,是新塘村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依托市场、科学种植,持续提升土地价值的智慧选择。这一转型不仅有效避免了长期单一作物种植可能带来的土壤问题,更通过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显著提升了产业效益。昔日的流转土地,如今已成为带动就业、促进增收、支撑乡村发展的“聚宝盆”,生动诠释了产业升级对激活县镇村发展动能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