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镇能量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天堂镇深化“产才融合”~~~
通门镇构建“1+N”特色产业体系~~~
安塘街道创新“驿站+人才+文旅”模式~~~
~~~农科专家到前锋镇传授甘薯种植技术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塘街道创新“驿站+人才+文旅”模式
产业焕新 乡村蝶变
  小朋友到“下小白”咖啡屋探秘学习

  基层“良”策

  云浮融媒记者 黄洋 通讯员 刘小青

  今年以来,云城区安塘街道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通过精准引育专业人才,开创“驿站+人才+文旅”的发展新模式,撬动下白村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截至目前,关于下白村的文旅报道已被各大媒体转载近百次,让这个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人才扎根,

  唤醒乡村沉睡宝藏

  此前,下白村和许多普通乡村一样,面临着农房闲置、产业单一的问题。安塘街道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聚焦乡村发展痛点,精准发力,引进土生土长的青年人才古纪莹及其团队(云小城团队)。云小城团队进村后,实地走访梳理村落肌理,分析游客游玩动向,挖掘提炼本土文化。依托“闲置农房活化三步法”——保留建筑外壳、置换功能内核、嫁接现代流量,将4栋闲置农房转化为特色文旅空间,保持建筑的历史质感,又注入当代生活美学,使传统村落实现“老房子讲新故事”的蜕变。

  场景焕新,

  绘就乡村美学新章

  人才的智慧不仅在于唤醒沉睡的资源,更在于为乡村描绘崭新的发展蓝图,实现场景的焕新。团队秉持“修旧如旧、建新有韵”的空间再造理念,在保留农房古朴外观基础上,创新采用“针灸式”微改造,通过开窗引景重塑光影韵律,借老物件陈列唤醒乡愁记忆,增加智能家居提升体验舒适度等方式对内部空间重新规划建设。同时,在村里还实施“艺术微改造”计划,通过墙体绘画、翻新废弃房子、增加打卡拍照地等举措,将传统村落打造成充满艺术气息的美丽乡村。游客沿着青石板漫步在下白村,移步换景间可见古树婆娑、墙绘生辉,传统檐角与现代艺术装饰相映成趣,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田园休闲的韵味。

  业态多元,

  点燃乡村经济引擎

  如果说空间改造是塑形,那么业态创新便是铸魂。团队充分挖掘下白村五大特色文化,开发多元文旅项目。设置研学基地,举办儿童友谊篮球赛、儿童绘画活动等为孩子们打开认识乡村、亲近自然的窗口。同时,一系列特色店铺相继开业:“下小创”售卖文创手工产品和伴手礼,将乡村文化浓缩于一件件精美手工艺品中;“下小薯”飘出的香甜气息,吸引人们品尝美味的糖水和小蛋糕;“下小白”弥漫的咖啡香,营造出惬意的休闲氛围;“下小馆”作为儿童友好餐厅,为亲子家庭提供贴心服务。这些店铺不仅丰富乡村文旅业态,还吸引大量游客,带动8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实实在在增加村民收入,是人才创造力将乡土记忆转化为消费场景的生动实践。

  下白村的爆火正印证了当专业人才与乡土基因深度碰撞,就能激发出乡村无限可能。正如安塘街道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有关负责人所言:“农村文旅不是简单的钢筋混凝土的堆砌,而是通过专业人才将乡土文化转化为可持续的价值创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
   第03版:社会
   第04版:时事
   第05版:镇能量周刊
   第06版:镇能量周刊
   第07版:镇能量周刊
   第08版:镇能量周刊
以产引才 以才促产
肉桂主导 百果飘香
产业焕新 乡村蝶变
田头“支招” “薯光”在望
云浮日报镇能量周刊05产业焕新 乡村蝶变 2025-05-21 2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