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镇能量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天堂镇深化“产才融合”~~~
通门镇构建“1+N”特色产业体系~~~
安塘街道创新“驿站+人才+文旅”模式~~~
~~~农科专家到前锋镇传授甘薯种植技术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堂镇深化“产才融合”
以产引才 以才促产
  花卉园区有关负责人与基地种植户交流三角梅种植方法

  镇出发

  通讯员 张钰敏 

  近年来,新兴县天堂镇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为枢纽,以人才为支撑,聚焦花卉、紫米、粤菜、文旅等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产才融合、镇村互促”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该镇通过整合高校资源、激活乡亲智慧力量、搭建技能培育平台,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慧。

  搭建平台,

  打造产才对接“核心枢纽”

  该镇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标准化、规范化升级改造,完善专家工作室、多媒体培训室、交流洽谈室等功能区域。以人才驿站为枢纽,成功引进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的15个专家团队,对花卉种植、紫米加工、预制菜研发等多个领域进行技术指导。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的“城市客厅”,不仅是天堂镇特色产业的展示窗口,也是人才服务的重要平台。通过“城市客厅”,该镇举办各类人才交流和展览活动,切实增强人才交流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智能引擎”作用。

  提质增效,

  赋能特色产业“人才力量”

  天堂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紧紧围绕本地农业大镇、万亩花卉园区等一二三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把人才链接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一方面,人才推动产业振兴。在花卉产业方面,柔性引进花卉种植专家,推动花卉种植面积扩至万亩,产值达2亿元,直接带动500多人就业。同时,借助电商人才力量,开创“线上+线下”花卉产销新模式,仅线上销售额每天超1万元。在紫米产业方面,通过科技特派员驻村指导,带动紫米年加工量突破400万斤,产业产值提升35%。另一方面,打造“产学研基地+龙头企业+农户”新模式,建成智能温室大棚近20万平方米,引进喷淋系统、花期调控等现代农业技术,实现300多个三角梅品种四季育苗、错峰开花;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研发三角梅抗病新品种,推广智能滴灌技术,开发盆景造景、立体绿墙等产品体系。

  筑巢引凤,

  激活融合发展“内生动力”

  天堂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念,通过创新机制、搭建舞台、强化激励,充分释放人才效能,走好“产才融合”发展道路。通过构建“专家+乡土人才”传帮带机制,开设花卉种植、紫米加工、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班26期,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培育本土农技骨干68名、粤菜师傅300名、湾区月嫂140名。积极探索“双百行动”结对共建机制,与华农大、佛大等高校联系对接,建设科技小院和综合实践基地,配备多功能室场12个,开展培训14次,惠及322人次。构筑“近悦远来”生态圈,常态化走访联系人才,倾听意见建议,为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学、住房安居、医疗保健等问题;通过举办人才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摸清人才需求,探索更具活力的引才聚才机制和留才用才体系。常态化举行蔬菜花卉种植、苗木种养、“南粤家政”等技能培训班,组织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交流活动等,促进人才“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
   第03版:社会
   第04版:时事
   第05版:镇能量周刊
   第06版:镇能量周刊
   第07版:镇能量周刊
   第08版:镇能量周刊
以产引才 以才促产
肉桂主导 百果飘香
产业焕新 乡村蝶变
田头“支招” “薯光”在望
云浮日报镇能量周刊05以产引才 以才促产 2025-05-21 2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