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融媒记者 秦小青
五月,是全国助残月。5月19日,在这个充满爱心的日子里,我市再添一个助残创业基地,一个用公益传递善意的空间——首家“‘维C’爱心小屋001”在云城区金龙社区体育公园揭牌。
全市首家:
爱心“小卖部”开业运营
“‘维C’爱心小屋001”由两名肢体残疾人余格朗和董水连共同经营,经营范围涵盖食品零售、手工艺品展销、便民服务等。记者看到,货架上整齐摆放着新鲜水果、饮料和饮用水等。小屋一开业便吸引爱心人士前来选购。
据了解,“维C”爱心小屋采用“公益+商业”助残模式,在我市尚属首例。这一模式将帮助残疾人突破就业壁垒,通过劳动实现就业与增收,提升他们的创业就业信心。经由云城区残联专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后,预计每年可为两个残疾人家庭增加收入约5万元。
为探索多元化方式,满足不同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云城区残联年内计划继续开拓3家“维C”爱心小屋,覆盖更多社区。“我们希望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助残平台,不仅能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还能让他们在劳动中实现价值,赢得尊重,真正融入社会。”云城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刘晓文说。
自立自强:
在社会各界支持中重拾希望
揭牌当天,两位“屋主”十分开心。在交谈中,余格朗表示非常感谢区残联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此前自己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不仅可以走出家门跟不同的人交流,也能自由安排营业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赚钱,虽然赚得不多,但有收入已经很满足了。
爱心小屋位于云城区云城街道河滨路与建设南路交汇处,一旁是公共体育设施。余格朗告诉记者,自己的腿部是后天性残疾,20年以来,身体缺陷在他心里就像一道枷锁,而在小屋创业让他从心理到身体上都感到治愈。“有人来买东西可以说说话,没人买东西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去旁边锻炼,一举两得。”他说。
记者看到,上午有不少市民在乒乓球活动区切磋球技,一位球友在爱心小屋购买香蕉与大家分享。“残疾人是低收入人群,就业有限制,政府通过这种方式能帮他们增加收入和恢复信心。”球友们对爱心小屋表示支持。
残健共融:
闲置驿站变身温暖公益平台
“‘维C’爱心小屋001”前身是“石都公益驿站”,这一曾经的志愿服务站点因利用率低而闲置。为盘活闲置资源与社会力量共筑助残平台,云城区社会志愿协会让出该公益设施管理权,交由云城区残疾人联合会管理,云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再联动爱心企业星起点儿童康复中心筹集资金,对站点进行改造升级,为残疾人打造出一个新的公益创业基地。“维护残疾人权益”(维)“残健共融”(C)的创办理念正是小屋“维C”二字的由来。
面对接下来的高温天气,“‘维C’爱心小屋001”还将增设爱心冰箱,为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提供免费饮用水,实现助残与公益的双向流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加上爱心企业以及爱心人士的支持,这里不仅是残疾人的创业天地,后续将成为户外工作者的“能量补给站”。
在“‘维C’爱心小屋001”货架上,摆放的不只是商品,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经营者董水连表示:“很感谢大家的支持,在这里工作,我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更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价值。”
这个连接爱心与希望的街角小屋,创新我市助残模式,串联起更多温暖的善意,将有力推动全市助残创业就业、便民服务、社会共融。未来,随着更多爱心小屋建成,将进一步完善我市助残生态圈。而在经营者与消费者每一次互动中,这份善意也将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