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广东云浮)-RCEP第三届产业合作大会即将在云浮召开之际,其新闻发布会上的一组数据引人关注:2024年,这座粤北城市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达38.1亿元,同比增长27.6%,RCEP区域连续三年稳居其第一大贸易伙伴。数字背后,是一场持续三年的战略突围。
从首届大会的“机制搭建”,到第二届的“成果落地”,再到如今的“平台升级”,三年来,云浮以RCEP为舟,以产业为桨,在全球化浪潮中破浪前行。
破 局
从“山区思维”到“开放前沿”
云浮的开放发展,始于战略视野的开拓。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RCEP生效实施的历史机遇,将“西接RCEP”提升至战略高度,与“东融湾区”共同构成对外开放的完整布局。这一战略定位的调整,让云浮从过去单一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转变为连接国内市场与RCEP区域的“桥梁”。
2023年11月,首届中国(广东云浮)-RCEP产业合作大会成功举办,大会以“融入RCEP新赛道 拓展云浮发展新空间”为主题,将云浮推向国际经贸合作前沿。会上,云浮在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的支持下,设立了“一合作区四基地”的产业对接框架。这个开局之笔,为云浮打开了通向中国外14个成员国的大门。
2024年10月,以“深化RCEP产业合作,积极拓展区域商机”为主题的第二届大会成功举办,实现从“机制搭建”到“成果落地”的跨越。大会期间,云浮跨境电商清关中心启用、RCEP企业服务中心和产业学院揭牌、7个国际合作项目签约。RCEP产业合作大会的升级,标志着云浮从“参与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
“我们不仅要融入大湾区,更要通过RCEP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云浮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战略定位的调整,让云浮从过去接受湾区辐射的“末梢”,升级转变为连接湾区与RCEP市场的“枢纽”。
出 路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战略确定后,云浮首先在基础设施上发力。回望过去,云浮的交通曾是长期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建市初期,仅有一条国道和省道,三茂铁路穿境而过,出行之难可想而知。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云浮,已构建起高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码头、机场“水陆空联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经济圈”。
深南高铁的建设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建成后,云浮站至珠三角机场站约10分钟,至广州(广州站)约40分钟,至深圳约60分钟,至珠海约45分钟,且全部可以直达无需换乘。这意味着云浮将不再是大湾区的“边缘人”,而是正式融入大湾区“半小时经济圈”,成为大湾区名副其实的“后花园”。人们可以清晨在云浮的山水间品茶,中午便能穿梭在大湾区的金融中心谈笑风生。
广湛高铁预计今年底建成。通车后,将实现云浮新兴与广州中心城区37分钟互达,极大地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山不再高,路不再长。深南高铁、广湛高铁这两条巨龙即将腾飞,让云浮全面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推动云浮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经济圈”。
再看西江“黄金水道”,它从云浮北部穿城而过。云浮紧紧抓住这一天然优势,先后引进珠海港、广州港等大型港航龙头企业参与港口码头建设。如今,云浮港已投产云浮新港、广州云浮国际物流港等大型集装箱港口码头,具备最大年货物服务能力1.5亿吨、年转运56万集装标箱的能力。2024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6211万吨,同比增长14.9%,其中集装箱完成23万标箱,同比增长16.2%。西江,这条曾经的普通河流,如今正以“黄金水道”的身份,为云浮的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4月,“中国·云浮-广州国际港-欧洲”中欧接续班列首发,标志着云浮正式接入国际物流大通道。这条通道不仅大幅提升了货物运输效能,更重要的是让云浮企业有了直达欧洲市场的新选择。
交通网络的升级,像一张神奇的网,将云浮从山区的封闭中轻轻托起,稳稳地放置在了RCEP区域合作的大舞台上,为它的产业升级和国际化发展筑牢了根基。
架 桥
产业出海的精准布局
有了通道,云浮选择将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率先推向RCEP市场。云浮的产业转型,是一场从“单打冠军”到“全球链条”的深刻变革。石材、不锈钢餐厨具、南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在RCEP的东风下,加速融入国际分工,焕发出新的生机。
以不锈钢餐厨具为例,凌丰集团在泰国投建智能制造基地,借助当地劳动力成本优势和RCEP关税减免政策,实现产品的区域化生产和分销。其产品不仅覆盖东盟十国,还通过“原产地累积规则”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化工领域方面,广东惠云钛业在新加坡设立亚太公司,依托当地金融中心优势统筹区域研发与供应链管理,为其在东盟地区的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搭建“中枢平台”。
同样在石材行业,云浮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石材贸易,而是通过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地设立加工基地,形成“海外采矿-云浮智造-全球销售”的跨境产业链。这种模式既利用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又发挥了云浮的工艺特长,实现互利共赢。2024年,云浮对RCEP成员国的石材出口额同比增长45%,“中国石都”的美名在国际市场上越叫越响。
南药产业的出海则更具特色。云浮依托138.2万亩的中药材种植规模,特别是占全省51%以上的肉桂种植面积,推动南药从原料出口向深加工转型,将产品附加值提升30%。罗定市正全力打造RCEP南药(肉桂)产业园区,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这些特色产业的“出海”征程,背后是云浮企业对RCEP政策的精准把握,是对自身优势的充分挖掘,更是云浮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不断攀升的有力见证。
运 营
国际化合作的能力建设
除经济合作之外,云浮与RCEP成员国的人文交流也日益频繁。教育合作成为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云浮市泷州职业学校与泰国皇家园大学、博仁大学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探索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人才培养是开放发展的基础工程。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的RCEP产业学院,开设了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建设了跨境电商直播实训室和运营实战中心。学院不仅教授学生跨境电商的操作技能,更注重培养他们对RCEP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文化交流同样硕果累累。云浮通过举办陈璘民俗文化活动周、禅文化体验活动等,与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建立了紧密的人文联系。今年7月,广东云浮-马来西亚RCEP产业合作交流会在云浮迎宾馆举行,进一步深化了两地的民间往来。
侨务资源的利用更是为云浮注入了独特优势。以侨为桥,云浮市侨务代表团多次赴东南亚国家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推动凉果、预制菜等特色产业与当地企业达成直供合作。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相辅相成,成为云浮对外开放的鲜明底色。
企业出海离不开专业服务的支撑。云浮创新建立的RCEP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专业培训和服务。该中心整合10个部门资源,为企业提供商务法律、税务、关务、金融、物流等全链条服务。累计调研企业200多家次,解决境内外企业诉求40条,促成12家企业与RCEP成员国建立长期合作,发布经贸预警22条。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降低出海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同时,云浮依托市新型智库设立RCEP专题智库,聘请RCEP领域专家学者,围绕RCEP规则红利、成员国市场需求、产业对接方向等开展专项研究并形成专业咨询决策报告,让企业在对接RCEP市场时“少走弯路、多抢机遇”。在贸易便利化服务上,云浮还通过优化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服务模式,帮助企业实现关税优惠“直达快享”。2024年以来,全市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超700份,涉及出口金额2.4亿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展 望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随着第三届RCEP产业合作大会的临近,云浮的开放之路将进入新阶段。本次大会将揭牌成立“1个境外园+6个主题园”的园区体系,启动云浮市大宗商品贸易平台,推动云浮与RCEP成员国的合作从贸易往来向产业深度融合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云浮企业与RCEP成员国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云浮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云浮不仅要让产品“走出去”,更要让企业“走进去”,深度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从战略西进到产业出海,从平台赋能到通道提质,云浮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RCEP机遇,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省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贡献云浮力量。10月17日,让我们共同聚焦中国(广东云浮)-RCEP第三届产业合作大会,见证云浮在开放道路上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
组稿 / 云浮融媒记者 石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