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经济纵横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郁南无核黄皮亮相央视总台“品牌强国战略”共建行动~~~
~~~温氏股份攻坚种猪“中国芯”,破解育种“卡脖子”难题
~~~——小燕夫妻的“归巢”创业路
~~~——云安区富林镇探索“小手工业+家门口就业”新模式侧记
~~~——通门镇巾帼创业帮扶工作侧记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妈妈岗”巧织致富梦
——云安区富林镇探索“小手工业+家门口就业”新模式侧记

  “百千万工程” 三年初见成效

  云浮融媒记者 钱枫 通讯员 云安轩

  “心里甜着呢!能守着家、带着娃,钱袋子也鼓起来了,这好日子真有奔头!”在云安区富林镇一家皮具加工厂里,村民黄女士一边熟练地缝制手提包,一边笑着说。她脸上的笑容,正是富林镇探索“小手工业+家门口就业”新模式,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富林镇立足农村留守妇女多、就业需求大的实际,以“妈妈岗”就业模式为抓手,精准发力镇域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成功破解“顾家”与“增收”的两难困境。目前,全镇“妈妈岗”已托起170个脱贫家庭的希望,带动1000多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据统计,富林镇已发展小手工业项目43个,吸纳劳动力近2800人,年销售额突破1.4亿元,年利润达2300万元,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盘活闲置资源,拓展发展新空间

  富林镇的创新发展之路,始于对“沉睡资源”的全面激活。镇领导班子带头走访摸排,在高一村灰沙潭自然村整合8000平方米闲置土地,在民主村盘活1000平方米闲置场地,累计腾出近万平方米产业发展空间。通过“腾笼换鸟”策略,重点引进皮具加工、电子组装、服装缝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43家企业入驻,形成“村村有工坊、镇镇有集群”的产业新格局。这些“妈妈岗”企业已直接带动2750名农村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170名脱贫户妇女收入得到稳定保障。

  搭建供需平台,实现精准就业服务

  “以前想打工,要么离家太远,要么没有技术。”这是富林镇许多妇女曾经面临的困境。为此,镇里创新实施“雁阵领航”行动,组织小手工行业协会开展技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推动40余家企业实现“抱团发展”。“爱姐巾帼志愿服务队”主动走村入户,详细了解妇女就业意愿和技能短板,同时对接企业弹性用工需求,量身打造“工作时间灵活、技能要求适中、就近上岗”的“妈妈岗”。驻镇工作队积极牵线搭桥,帮助镇内企业与外地厂商建立劳务合作,成功申报3个“乡村振兴车间”,确保“妈妈岗”订单稳定、保障有力。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为解决“有岗无人、有人无技”的矛盾,富林镇建立起“需求摸排-定向培训-岗位匹配”的闭环机制。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下“订单”,协会按需设置培训“菜单”,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教学、线上答疑、“一对一”师徒结对等方式开展实操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皮具制作、电子元件加工等技能培训10期,培训371人次,九成以上参训妇女实现“结业即上岗”。就业妇女年人均增收超3万元,“小手艺”真正成为家庭增收的“稳定器”。

  优化服务环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富林镇大力开展“营商护航”行动,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40公里,打造3条示范路,畅通物流“最后一公里”;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有效保障企业和群众用水需求;协调电力部门升级镇域电网,彻底解决电压不稳等难题。“现在货车直达厂门口,水电供应稳定,我们扩大生产的信心更足了!”富林镇新讯电子有限公司业务主管冯先生表示。

  富林镇通过“妈妈岗”模式,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探索出“顾家增收两不误”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更在服务“百千万工程”大局中展现出基层的创新活力,让千家农户的幸福笑容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风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
   第03版:经济纵横
   第04版:社会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国际
   第07版:地方新闻
   第08版:教育周刊
为特色产业注入强劲品牌动能
云浮发力生猪种业“硅谷”建设
从工厂技工到乡村主播
“妈妈岗”巧织致富梦
种植女能手的蜕变
云浮日报经济纵横03“妈妈岗”巧织致富梦 2025-10-13 2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