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天文学家牵头发现正在孕育的恒星七胞胎

  新华社南京10月9日电  (记者陈席元) 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李尚活副教授和邱科平教授领衔的国际团队,发现一个正处于形成阶段的七星系统,为理解多星系统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直接观测证据。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8日在线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据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李尚活介绍,观测结果显示,银河系内超过半数的恒星是“双胞胎”或“多胞胎”。这些多星系统的相互作用,能够催生出伽马射线暴、引力波“涟漪”等宇宙奇观。

  “学界普遍认为,多星系统主要通过致密云核碎裂和吸积盘碎裂两种机制形成。就像多胞胎,既可能由同一枚受精卵分裂而来,也可能是多枚卵子分别受精形成。”李尚活告诉记者,此前他们曾发现由致密云核碎裂形成的双星、三星、四星及五星系统,尽管理论预测吸积盘碎裂能够产生成员更多、阶次更高的多星系统,但研究人员长期未能获得直接观测证据。

  此次,由中、德、美、日、韩、加拿大等国16所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组成一支国际联合团队,利用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观测了一个距地球约4240光年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NGC6334IN,在其核心区发现7颗原恒星,动力学分析与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这个七星系统由吸积盘碎裂而来。

  《自然-天文学》审稿人认为,此次观测证据印证了吸积盘碎裂可以形成高阶多星系统的假说,对研究大质量多星系统的起源有重要意义。李尚活表示,未来团队计划依托ALMA等国内外先进的天文观测装置,系统性开展高空间分辨率搜寻任务,并结合数值模拟等手段,进一步深化对双星和多星系统形成机制的认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
   第03版:社会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国际
   第07版:地方新闻
   第08版:法治周刊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电子印章管理办法》
奋斗创造新生活
中印将于10月底前恢复直航航班
第三十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将突出创新元素
24.33亿人次!国庆中秋假期中国交通出行创历史新高
我国天文学家牵头发现正在孕育的恒星七胞胎
天气差异为何这么大?
国庆中秋假期1634.3万人次出入境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共处理快递包裹72.31亿件
云浮日报国内05我国天文学家牵头发现正在孕育的恒星七胞胎 2025-10-10 2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