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三江之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走在唐诗里的河西走廊

  江边鸟

  祁连山的雪水穿越三千年时光,在河西走廊写下文明的密码。当我们沿着张骞凿空的足迹行走,每一粒沙砾都在吟诵唐诗的韵脚,每一道烽燧都在讲述丝路的传奇。

  乌鞘岭的风裹挟着沙粒,在河西走廊的东端刻下第一道褶皱。这里是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缓冲带。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滋养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在荒漠中切割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颗明珠。

  在无人机镜头下,河西走廊像一柄玉如意横陈天地间。海拔3000多米的走廊内,绿洲与戈壁交替呈现,雪山与黄沙互为背景,连霍高速如同银链串起历史与现实,而古老的丝绸之路遗迹仍在沙海中蜿蜒。

  翻开历史画卷,魏晋南北朝中原动荡,河西成为文化避难所。武威文庙(全国三大孔庙之一)延续儒学命脉;北凉沮渠蒙逊开凿天梯山石窟,推动佛教艺术本土化;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张掖城外冠盖云集,二十七国君主与使节齐聚于此,这是中原帝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在西北主持“万国博览会”,河西走廊的开放气度令世界动容。唐朝依托河西经营西域,凉州(武威)经济繁荣仅次于长安……

  河西走廊作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其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勇敢地走上西域边关与塞外大漠,他们用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抒写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边塞诗篇。我们翻阅《全唐诗》,发现收录两千首边塞诗中,近半数是描写与河西走廊有关的诗词。并发现曾被评为唐朝诗人描写河西走廊最经典的十首诗中,王维占了三首,王昌龄有两首,岑参有两首,王翰、王之涣和李白各有一首。

  王维在《使至塞上》写道:“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记录了自己出使西北边疆的情景,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动描绘了河西走廊附近沙漠的壮丽景色。“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王维在《出塞作》中描绘了居延城外狩猎的场景和秋日平原上的射雕活动,充分展现了河西走廊的苍茫与辽阔。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位于河西走廊西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祝福关切之情,其以细腻的情感,道出了与远行之人的离愁别绪,劝慰穿越千年,仍然温热着我们的心。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王昌龄在《从军行七首·其四》中的诗句,此诗反映了河西走廊作为军事重镇的重要地位,表达了诗人戍守边防、誓死抗击外敌的决心。而在《出塞二首·其一》诗中,王昌龄是这样描写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渴望和对英雄将领的向往。

  岑参作为两度出塞的诗人,对河西走廊有着深刻的体会。“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这是岑参在凉州(即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与诸判官夜集时,描绘了凉州的繁华景象和胡人弹奏琵琶的哀怨之情。他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塞外奇特的气候与壮丽的雪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岑参在《河西春暮忆秦中》描绘了河西走廊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王翰在《凉州词二首·其一》中的诗句,此诗以凉州为背景,描绘了边塞将士在出征前痛饮美酒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战事无常的感慨。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在《凉州词》中描绘了黄河远上、白云之间的孤城景象,以及羌笛声声中的边塞哀愁,诗人以雄浑苍凉的笔触,勾勒出边塞的壮阔与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张掖的山丹军马场曾因盛产汗血宝马而闻名于世,汉武帝在此设皇家马场,今天这里仍是亚洲最大的军马基地。李白的《天马歌》随马蹄声奔涌而来:“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李白以天马为题材,极尽渲染河西千里马的辉煌过往与现实,展现了河西走廊的雄奇与壮美。

  河西走廊是一部流动的史诗,每一粒黄沙都镌刻着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当我们在鸣沙山聆听沙鸣,在嘉峪关触摸城砖,在莫高窟仰望飞天,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的肌理,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脉络。如今,随着兰新铁路、连霍高速、西气东输管道、西电东送线路的贯通,这条被唐诗浸润的走廊,正以“一带一路”的新姿态,续写着新时代开放包容的新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4版:社会
   第05版:地方新闻
   第06版:时事
   第07版:三江之韵
   第08版:财富周刊
行走在唐诗里的河西走廊
九月叙事(外一首)
诸事如意
桂酿时光(外一首)
河下古镇诱人的人文气息
湾边观日落
云浮日报三江之韵07行走在唐诗里的河西走廊 2025-09-25 2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