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小议
陈仲坤
9月5日晚,网络上流传“苍梧县石桥中学发生学生欺凌”的视频,施暴者不仅逼同学下跪、用手扇耳光、用脚踩头,甚至对着镜头比剪刀手炫耀,全然无视受害者的痛苦与尊严。视频流出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舆论怒火迅速点燃。
值得肯定的是,苍梧县在此次事件中的应对极之迅速:火速成立联合调查组,并于9月7日、9月9日连发两条通报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处理情况。最终对失职人员严肃问责,将9名施暴学生送往专门学校进行矫治。这既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庭的交代,也向社会表明面对校园欺凌零容忍的态度。
石桥中学这起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发,该行为逐渐呈现低龄化,手段残忍超乎想象。面对校园欺凌,全社会不应沉默,须勇敢地、大声地说“不”!要杜绝校园欺凌,仅靠“事后追责”远远不够,更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协调联动,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事前预防、事中干预”的全民合力。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须扛起“第一责任人”的义务。要建立全面有效的预防机制,如设立匿名举报渠道;定期开展反欺凌主题班会、法律知识讲座等,用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对待社会欺凌是“零容忍”的;同时把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常态化管理,及时发现有暴力倾向等问题的学生,进行提前干预,把欺凌苗头扑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出现欺凌行为,必须按照校规校纪严肃处理,让施暴者知道,面对欺凌行为,我们绝不姑息。
作为家长,更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要及时掌握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情绪变化、学习情况以及社交圈子等。同时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多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并教育孩子在面对欺凌行为时应该以合法、理性的方式保护自己,绝不“以暴制暴”。
社会在“三位一体”的共治格局里同样不可或缺。法律是治理校园欺凌的坚强力量,司法部门要联合学校不定期开展“法治进校园”等活动,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法律的威严。要多传播反欺凌正能量内容,鼓励大家面对欺凌要勇敢地站出来,不做旁观者,用善意与勇气及时制止这类恶行发生。
向欺凌说“不”,需要每个人站出来。无论是受害者勇敢发声,还是旁观者及时制止,都是击败这类行为的坚实力量,只有形成“三位一体”的全民共治格局,才能让校园真正成为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