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中学 陈永祥
有幸来到云安中学读书,遇见了许许多多的老师,但在众多的老师中,我最敬重的是杨显志老师。杨老师学问很深,在云安中学教学已近三十年,可谓是“老黄牛”。当他在课堂上作自我介绍时,我感到无比震惊,因为他与我哥的高中语文老师相似,我想他或许也教过我哥。杨老师非常友好,遇到他真是一种缘分。
杨老师是我们学校的特级教师,不是因为学历很高,恰好相反,他只有高中学历,靠自学成才的。他曾改过李白的诗为自己的座右铭: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不足后天补。听说他家里珍藏了一万多册书,现在依旧还会买书,他是通过阅读改变自己命运的。平时,杨老师会把他收藏的书当作课外书给我们看。
杨老师讲课别具一格,因为他坚持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教学。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诗词、散文等文章,他会利用语文课的时间开展一些活动。例如给我们讲解《沁园春·长沙》之后,就给我们观看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让我们更深刻地去体会伟大少年时代的壮志凌云;在讲解《短歌行》之前,给我们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精彩画面;还有,准备学习语文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时,带领我们去陈璘史迹展览馆参观。观看或参观过后,还常常教我们写观后感,真让我们受益匪浅。
杨老师在课堂上还讲过一些有关自己的故事。比如他家里书多,其中包含一些医学类书籍,因为他对医学也有兴趣。有一次他儿子咳嗽,他便翻阅医书,抓了几副中药给小孩喝,竟然很快好了。他自己生病了,有时也给自己治病。他经常对我们说,读书学习要善于一通百通,触类旁通。杨老师教育子女也有绝活,他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在《云浮日报》上发表了文章。想想我们在读小学时,写几百字的作文都很为难。
在杨老师的指导下,我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他经常教育我们如何避免写错别字,特别是我,因为每一次写作文都有许多错别字。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飞快地流逝。听说杨老师快要退休,以后能上杨老师的课机会不多了,所以我们都很珍惜这段奇妙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