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融媒记者 朱雅渝 通讯员 罗纪宣
“以前转院看病,光是CT片子就得装两大袋,现在医生轻点鼠标就能调阅全部影像,连异地检查都不用重做了!”近日,在罗定市人民医院复诊的张女士,深刻体会到了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带来的便捷。这一惠民成果,得益于罗定市纪委监委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以精准监督推动“医检互认”政策落地见效,让群众就医从过去的“多头跑、反复查”转变为如今的“数据通、一片认”。
靶向监督,实现“数据跑路、群众减负”
长期以来,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不认可、重复检查的问题,一直是群众就医的痛点。2024年,罗定市纪委监委将“医检互认”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通过出席卫健部门专题会议、实地走访各级医院、随机访谈就诊患者等方式,精准锁定“系统不互通、标准不统一、执行动力不足”三大关键堵点。
针对“数据孤岛”难题,罗定市纪委监委督促罗定市卫健局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二、三级公立医院全部接入省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实现DR、MR、CT等三大类45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一次拍片、全市通用”。平台启用后,患者在罗定不同医院就诊时,医生可直接调取既往检查结果,有效避免“重复开单”。自集中整治以来,罗定累计实现检查结果互认290多次,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约60万元,真正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缓解“看病贵”问题。
刀刃向内,推动诊疗规范、服务升级
在监督过程中,罗定市纪委监委发现部分医疗机构存在过度检查、诱导消费等不良现象。例如,罗定市某公立医院违规增设新生儿检查项目,罗定市纪委监委迅速介入调查,严肃启动问责程序,责令涉事医院清退2项违规项目。同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市规范孕检服务,将产前筛查费用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支付范围,每位孕妇每孕期可报销100元。
“现在孕检不仅能免费做唐筛和地贫筛查,医保还能报销部分检查费,整个孕期算下来省了近千元!”准妈妈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众多孕妇的心声。通过建立孕检必查项目清单、开展专项督导,全市孕检费用同比下降超30%,切实为群众减轻就医负担,让诊疗服务更加规范、暖心。
制度创新,激发医者担当、群众受益
“根治重复检查问题,关键在于完善制度体系。”罗定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化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推动建立健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等20多项制度,并对卫健系统党政“一把手”开展集体廉政谈话450多人次,从思想和制度层面筑牢防线。
自医药领域集中整治开展以来,罗定医疗机构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15%,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约10%,惠及群众超320万人次。罗定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互认平台有统一的质控标准,我们诊断时更有依据,既减少了患者的检查痛苦,也提高了诊疗效率。”
从过去“麻袋扛报告”的繁琐,到如今“数据多跑路”的便捷;从“重复检查”的负担,到“一片通用”的省心,罗定市纪委监委以监督“硬约束”推动医疗服务“软提升”,打通了群众就医的“中梗阻”。未来,罗定市将持续深化“医检互认”改革,以更精准的监督回应群众期盼,让医疗服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真正把惠民实事办实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