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融媒记者 游思明 通讯员 李月连 杜京蔚
今年以来,云城区南盛镇中心小学将一片600平方米的荒地精心打造成“红领巾种植园”,这片充满生机的校园“小生态板块”,成为孩子们亲近自然的实践课堂,让劳动教育真正扎根泥土、融入自然。
作为“百千万工程”在基层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南盛镇中心小学将校园闲置荒地改造为“红领巾种植园”,师生们齐心协力清理杂草、翻整土地、科学分区,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小生态板块”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创新采用“分龄种植”模式:中低年级学生负责豆类植物种植,高年级学生尝试种植玉米与向日葵等作物,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完整体验“播种-育苗-除草-收获”的农业生产全过程。
“从最初连锄头都分不清,到现在能熟练掌握松土、浇水、施肥等农事技能,孩子们的变化令人欣喜。”该校少先队总辅导员杜京蔚感慨道。这片600平方米的土地,每一寸都成为生动的自然课堂,孩子们在翻土时感受土壤的温度,在浇水时观察水珠的折射,在施肥时理解自然的循环,真正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
“红领巾种植园”不仅是劳动技能的训练场,更是品格养成的大课堂。该校六年级学生黎祖言至今难忘自己误把玉米苗当作杂草拔掉的经历。“那次教训让我明白,劳动需要细心和敬畏。现在看到每一株幼苗我都会仔细辨认,劳动让我学会了敬畏生命。”他在课堂上细致描绘玉米苗的形态,用文字记录叶片的生长规律。
在种植园里,这样的成长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如今,种植园里硕果累累:翠绿的辣椒挂满枝头,沉甸甸的茄瓜压弯了藤蔓。
从荒田到课堂,从播种到收获,南盛镇中心小学的“红领巾种植园”已成为学校劳动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孩子们正以汗水为墨,在实践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小生态板块”建设,拓展劳动教育内涵,继续依托种植园这一平台,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劳动中锻炼实践能力,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