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三年初见成效
云浮融媒记者 梁湛华 通讯员 陈锋衍
近日,走进罗定市泗纶镇连城村,连片的废弃猪栏已变身为错落有致的“四小园”,村民自发栽种的月季顺着竹篱笆攀爬绽放——这是泗纶镇“三清三拆三整治”攻坚行动的生动缩影。自启动攻坚行动以来,该镇已拆除和修缮危旧房、废弃猪牛栏、违章建筑等1651间,累计完成面积达131281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杂物2661处,整治垃圾乱丢乱放、污水乱倒排等2282处,推动乡村面貌实现“颜值”与“气质”双提升。
构建责任体系:
干部群众齐上阵
泗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迅速贯彻落实云浮市委主要领导调研指示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治行动。挂点市、县两级领导多次到该镇指导工作,云浮市农业农村局、罗定市自然资源局、罗定市林业局等单位下沉支援。全体镇村干部取消休假,成立由驻村班子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小组,设立党员责任区,推动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生动局面。
泗纶镇构建“制度保障-责任落实-过程督导”的全链条工作体系,创新建立“1+16+28+N”责任体系,实行“五个一”包干制,将清拆任务分解到周、细化到日,设置关键节点,实行“每天一通报、每周一排名”机制,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动态分组攻坚:
省道沿线整治常态化
在责任体系建设中,泗纶镇创新推行“动态编组、流动攻坚”机制,将市直支援人员和镇村干部按“专业技能+攻坚经验”重组为9个行动专班,每个专班配备钩机操作手、政策讲解员、后勤保障员等专业力量,实行“完成一村、转战下村”的滚动作战模式。在省道352线沿线,6支行动组常驻开展常态化整治,已累计清理清运垃圾超100车;其余3支队伍采取“村村过筛、逐个击破”策略,在连城村完成连片废弃猪栏拆除后,次日即转战胜乐村开展危旧房清拆,实现“人员不闲置、攻坚不断档”。通过这种模式,有效解决攻坚力量分散问题。行动组自带《拆后土地利用预案》进驻各村,在连城村整治时,同步规划拆后空地绿化方案,带动村民自发参与。截至目前,9个行动专班已累计转战3个行政村,创造了“3天拆除283间危旧房”的攻坚速度,让整治成效以“滚雪球”效应向全镇覆盖。
拆旧腾地换新颜:
拆出村民幸福新场景
拆旧不是终点,利用才是关键。泗纶镇政府在确认闲置地土地性质及征求村民同意后,结合典型村培育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公共停车场、村中小公园等公共设施,同时见缝插绿种植花卉、蔬菜、果树等,真正实现“拆出空间、拆出美丽、拆出经济”。
随着政策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热心群众捐赠苗木美化拆后空地,捐资助力乡道硬底化;全镇涌现出28支村民自建的“环境管护队”。在青桐村,退休教师陈叔担任义务监督员,每周拿着记录本巡查,“谁家柴火堆超线了,我就在微信群找他,现在大家都养成习惯了。”在微信群里,村民们晒出家门口的新变化,有网友留言:“拆掉的是破房子,建起的是新生活。”
泗纶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通做实群众工作,推动各界力量支持参与,加快清拆工作进度,确保“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