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时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广湛高铁建设再提速~~~
全市统战部长工作座谈会要求~~~
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红色文化定向越野实践课开课~~~
郁南县举办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
《快递暂行条例》新规6月施行~~~
~~~
~~~
2025年06月09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桑海织锦绘新卷‌
  美丽的东坝镇深步村

  “百千万工程” 三年初见成效

  云浮融媒记者 罗强 王铭灏 通讯员 李青燕 覃光明

  连片桑田在骄阳下翻涌碧浪、步道旁黄花风铃随风摇曳、圆墩养生谷里田园拾趣的游人悠然自得……自“百千万工程”推进以来,郁南县东坝镇深步村干群聚焦“产业兴村 和美深步”目标定位,以典型村培育为契机,因地制宜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蚕桑为笔、绿美为墨,在“百千万工程”蓝图中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

  ‌破茧:干群同心建设美丽家园

  走进深步村,村里村外田地里、村民房前屋后、独具特色的“四小园”中,极目所见都是桑林、桑海,几个村民正在为桑树淋水、除草。据了解,深步村是历史悠久的蚕桑专业村,全村蚕桑面积超2000亩,种桑养蚕是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

  在成片桑田、稻田包围中的小村里,百年龙眼树下,记者发现一个别具一格的“美丽庭院”,位于长长的石梯中间,古树的庇荫下,水池假山、石磨石臼显出清幽古雅,罗汉松、香水米兰、九里香等花卉、盆栽生机盎然,中间摆放着一张乒乓球台,两名少年正在挥汗如雨。“现在我们村建设‘美丽庭院’的积极性可高了,既美了家园,又靓了环境,谁不愿意啊!”村民黄伯说。

  村民黄家星主动让地300多平方米,建设桑树种植示范基地观光平台;村民钟灼均主动拆危房,为村道拓宽让地300多平方米……村支书潘巧如告诉记者,典型村建设以来,最可喜的是村民意识的变化,村民主动拆危房、让宅基地的举动,折射出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的转变。同时村里组建10支互助工作队,全方位支持典型村建设。54名党员带头成立夜间巡逻队,将“干部夜访”制度转化为常态化治理密码。

  每周三次的“人居环境会战”,让这条蚕桑古村焕发新颜。新建的桑海观景平台上,游客可俯瞰2000亩桑田织就的“绿色地毯”;“一河两岸”步道边,新栽的2250株花果苗木已初现绿廊雏形。当前村里正探索“美丽庭院积分制”,38户“美丽庭院”门前花圃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蝶变:向三产融合的“桑蚕小镇”转型

  沿着圆墩村彩虹村道一路向前,河的对岸就是东坝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创新的农文旅融合模式,引进的圆墩村养生谷项目。在这里,您可以踏入乡间,看青山绿水交融环绕。漫步湖畔,听鸟儿在林间树梢欢歌。逆溪而上,与小虾小鱼玩一场“捉迷藏”。可闲坐品茗,探乡土人情趣味。可俯瞰全景,湖边野钓,体味心形伴月湖的浪漫。

  据悉,该项目积极研究研学团建、水上活动、户外体验、休闲度假、综合服务等五大核心体系内容,着力发展生态民宿、餐饮娱乐、拓展培训等高质量农村文旅产业,探索“森林+文旅+康养+医疗+度假”发展路径。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动力所在。”东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深步村依托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带来的蚕种改良技术,让传统桑田亩产提升20%。投资4000万元的圆墩养生谷项目将蚕桑与南药、康养深度融合。广东郁南富强鸽业有限公司建成肉鸽养殖基地19个肉鸽养殖大棚(约2.4万平方米)与在建的月伴湾民宿项目形成“种养游”闭环。刚成立的蚕桑合作社正尝试开发桑叶茶、蚕丝被等衍生产品。而随着“蚕桑科技小院”的落地,这个80%农户靠养蚕为生的专业村,正向着三产融合的“桑蚕小镇”转型。

  从桑田阡陌到文旅蓝图,深步村的实践揭示:乡村振兴既要守护千年农耕文明的根脉,更需激发现代产业体系的活力。当“百千万工程”的春风吹过南粤大地,这个云浮山间的蚕桑古村,正以破茧成蝶的姿态,编织着属于新时代的“霓裳羽衣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经济纵横
   第03版:时政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社会
   第06版:时事
   第07版:地方新闻
   第08版:教育周刊
电力及牵引变电专业首件工程通过验收
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 攻坚发力“百千万工程”
让思政课“活”起来“强”起来
点亮学子科技梦
鼓励快递包装循环应用
桑海织锦绘新卷‌
“多买多推”,为云浮荔枝“甜蜜”出力!
云浮日报时政03桑海织锦绘新卷‌ 2025-06-09 2 2025年06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