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坤
近段时间,重庆荣昌“卤鹅哥”与美国网红“甲亢哥”的跨界互动,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打开了营销新维度。“卤鹅哥”不仅成了荣昌的“带货担当”(首席推介官、全球推介使),还直言要把这波流量“捂热乎、留长久”。流量大潮一来,荣昌区委书记、区长主动接力,亲自下场“吆喝”,亮明态度——企业只管发展,政府负责清障!这波操作不仅带火了荣昌,卤鹅销量也直线上升,当地还结合鹅毛的丰富资源,展开招商引资创办羽毛球厂。荣昌的经验做法告诉我们:互联网时代的品牌营销,既要学会“抢话筒”,更要善于“续篇章”。只要抓住了流量,就等于掌握了发展的密码。
云浮资源禀赋,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石雕)之乡、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中国肉桂之乡等美誉,同样具备打造现象级传播的条件。当荣昌卤鹅在直播间飘香时,云浮工匠正在石头上精雕细琢。那些栩栩如生的石雕作品、精工锻造的不锈钢产品,定能掀起一波新的流量巨潮。试想:若将工艺大师的创作过程制成短视频,让冷冰冰的石头在镜头前幻变出精美的艺术品;当网红主播身临工场,用现代手法活化传统工艺,“云浮制造”必然会涌起阵阵“量潮”。
在农特产品领域,云浮的南药、无核黄皮等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般的直播带货难以成势,必须要形成产业式、深度开发的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南药康养+”特色小镇等文旅融合载体,用跨界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名知度,扩大影响力。
政府角色的转变同样重要。荣昌政府“企业只管发展,政府负责清障”的姿态,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政府部门要树立甘当服务员、勤务兵的思想,大力打造“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平台,要让产业发展“热辣滚烫”,需要在原有基础之上,再往前“跳一步”——从孵化本土网红经济,让特色产品“自带流量”,到搭建产业云平台,以大数据贯通“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流量终会退潮,但城市发展的热度需要持续“捂”。荣昌用卤鹅撬动全域产业的实践表明,抢抓机遇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胆识;流量转化需要谋略、考验智慧。对云浮而言,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以更加创新的思维引领发展。当石工艺、南药遇上数字经济,当传统产业碰撞新质生产力,云浮“出圈”故事将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