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匠心铸就禽业标杆
——记云浮首位“大国工匠”、温氏股份高级畜牧师刘松柏

  云浮融媒记者 梁湛华

  当20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人才名单揭晓,温氏股份禽业生产技术部饲料营养室主任、高级畜牧师刘松柏的名字,不仅点亮了云浮市“首位大国工匠”的荣誉册,更让畜牧行业看到了“把平凡做到极致”的匠心力量。自2012年扎根饲料营养研究一线,刘松柏用十余年攻坚、千万组数据、数十项成果,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刻进了中华土鸡养殖的每一粒饲料里。

  十年磨一“库”:

  在差异与繁琐中啃下“硬骨头”

  “中华土鸡和白羽肉鸡,就像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物,用同一本‘养殖手册’肯定不行。”回忆起主导建立中华土鸡饲料原料数据库的历程,刘松柏的语气里满是攻坚的坚定。10年前,行业普遍参考白羽肉鸡的饲料数据库做配方喂养中华土鸡,不仅造成养分浪费,还因消化率差异导致养殖效益低下——这成了刘松柏心里的“老大难”。

  刘松柏告诉记者,要建立中华土鸡的“专属营养字典”,首先要闯过两道“技术关”:一是方法创新关,必须跳出传统白羽肉鸡的评估体系,研发出能快速、精准测定中华土鸡对不同原料消化率的新方法;二是海量工作量关,要对300多种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逐一验证,每组数据都需要在实验室反复校准、在鸡舍现场跟踪记录。

  那些年,刘松柏的时间被“实验室灯光”和“鸡舍气味”填满:凌晨蹲守鸡舍记录数据,深夜在实验室分析原料数据,就连节假日也泡在样本堆里。“有时候为了一个原料的消化率数据,得连续盯守72小时,鸡粪味早成了工作的‘背景香’。”他笑着说。十年磨一剑,当涵盖320个常用原料参数的数据库建成,不仅解决了行业“营养不对症”的痛点,更让中华土鸡养殖的饲料利用率提升了8%以上——这背后,是一位工匠对“精准”的极致追求。

  分毫必较:

  把“小数点后两位”当成“战场”

  “‘耗料增重比’的小数点后两位,不是数字,是企业的效益,是行业的效率。”在刘松柏的科研字典里,“精益求精”从不是口号,而是对每一个数据的“死磕”。他常对团队说:“0.01的改变,就能为企业带来7000万元的效益,我们多一分较真,生产端就少一些浪费。”

  为优化这个“小数点后两位”的指标,刘松柏带领团队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攻关:调整原料配比、优化饲喂方式、改进评估方法,每一次调整都要经过几十次试验验证。更难的是中华土鸡净能体系的搭建——最初试验不达预期,体系应用效果差,团队有人想过“凑合用”,但刘松柏坚持“找不到原因绝不罢休”。他带着团队逐一排查,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找到了原因。当优化后的净能体系落地,中华土鸡的饲料养分沉积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这种“一丝不苟”的劲头,还体现在技术创新的每一个环节。他研发的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典型示范案例,靠的就是“既降成本又提升肉鸡健康”的双重考量:用非常规原料替代豆粕,同时基于净能体系设计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不仅让饲料成本降低40元/吨以上,还意外改善了鸡肉品质,让消费者重新尝到“小时候的鸡味”。“做技术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民生账’,这才是工匠该有的担当。”刘松柏说。

  传技更传“心”:

  让工匠精神在一线扎根

  “搞畜牧科研,不能待在实验室里‘纸上谈兵’,要到鸡粪味里验真理。”这是刘松柏带徒弟时最常说的话。截至目前,他已培养近10名技术骨干,遍布温氏乃至行业的关键技术岗位,而他传递给徒弟们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工匠精神”的内核。

  在人才培养中,刘松柏始终抓牢三个“核心能力”:一是“快速学习力”,面对AI、精准营养等新技术,他要求徒弟们“跟上技术迭代的速度”;二是“敢于突破力”,他鼓励徒弟质疑旧经验——曾有徒弟发现某原料的消化率数据与传统结论不符,刘松柏立刻支持他重新验证,最终修正了行业沿用多年的参数;三是“扎根一线力”,他常带着徒弟跑养殖场,手把手教他们观察鸡群状态、记录饲喂数据,“只有摸过鸡舍的温度、闻过饲料的气味,才能做出真正有用的技术”。

  如今,他的徒弟们早已能独当一面。工匠精神,正在这群年轻人身上延续。

  向未来谋新篇:

  让传统畜牧技术乘上“创新东风”

  当选“大国工匠”后,刘松柏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行业的“新挑战”:原料价格波动、AI技术冲击、“双碳”目标要求——在他看来,工匠精神不仅是“守好摊”,更是“谋新篇”。

  面对数字化浪潮,他认为“AI+畜牧”是必然之路:如用AI打造“智能配方师”,通过海量数据挖掘原料最优配比,减少人为决策偏差;在饲料生产中引入AI实时监控,让每一批饲料的质量都精准可控;AI可推动饲养管理从“人管”转向“算法管”,通过对肉鸡生长性能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养殖目标实现智能精准饲喂。“传统技术是根基,数字化是翅膀,两者结合才能飞得更远。”

  在“双碳”目标下,他更清晰地规划了禽业饲料技术的未来:聚焦“精准营养”,实现配方、生产、饲喂的全链条精准;深挖“营养与品质”的关系,让饲料不仅能“喂饱鸡”,更能“喂好鸡”;开发新饲料资源,减少对传统粮食的依赖等。而温氏的绿色转型实践,早已先行一步——全面推广低蛋白、低矿日粮技术,开发养殖节粮方案,大幅减少氮磷排放,为绿色发展贡献温氏力量。

  从实验室里的每一次数据校准,到鸡舍中的每一次现场观察;从10年建库的执着,到分毫必较的严谨;从技术创新的突破,到人才培养的坚守——刘松柏用行动诠释了:“大国工匠”从不只是一份荣誉,更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信念,是“用技术赋能产业”的担当。在他的引领下,温氏畜牧产业的“匠心之路”正越走越宽,而这份“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也终将成为推动禽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4版:综合
   第05版:镇能量周刊
   第06版:镇能量周刊
   第07版:镇能量周刊
   第08版:镇能量周刊
云浮市政协第七届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将于9月29日召开
十年匠心铸就禽业标杆
以创新动能预热石展会
云浮首家残疾人C5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落地
全力备战争创佳绩 展现应急救护水平
云浮通特荐
两车相撞1人被困 消防员10分钟救出
云浮市天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关于无法联系材料供货商的声明
关于无法联系药品供货商的声明
广告
遗失声明
云浮市生态环境保护普法专栏
云浮日报综合04十年匠心铸就禽业标杆 2025-09-24 2 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