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益阳人萧山令:誓与南京共存亡
  萧山令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怀远

  通讯员 赵路路

  1937年11月的南京保卫战虽以失败告终,但中国将士誓死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过程,一再表明中华民族不向侵略者投降的决心。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牺牲的最高长官——益阳人萧山令,就是中国将士的杰出代表。

  1892年,萧山令出生于湖南益阳县四方山村。他6岁入私塾读书,后考入龙洲高等小学堂,1909年考取湖南陆军小学。辛亥革命后,湖南陆军小学停办,萧山令回乡省亲。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与张治中同窗,毕业后在湘军中任职。后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参谋等职,立下不少战功。

  1937年11月,上海失守,日军兵分三路直逼南京。此时,国民政府已经西迁。后来,南京市长马俊超临危逃逸,时任宪兵司令部副司令兼首都防空司令部司令等职的萧山令奉命兼任南京市长,而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提前撤离,萧山令又当上了渡江总指挥,负责各军团的撤离和突围。就这样,萧山令临危受命,一人身兼南京卫戍军宪兵副司令、首都警察厅长、战时南京市长、代理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渡江总指挥等六大要职,率孤军、守孤城、抗顽敌,担负起守卫南京的重任。

  在国难当头的危急之际,萧山令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率留守部队在南京与日军激战26昼夜。在弹尽粮绝、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坚持战斗,直到12月13日南京城破。为掩护大部队渡江,萧山令率领宪兵部队在下关和日军激战,最后全军覆没,将最后一粒子弹留给了自己,壮烈殉国,实现了战前“誓与南京共存亡”的诺言,展示了益阳志士视死如归、气贯长虹的民族气节。国民政府为褒扬萧山令的功绩,追赠其为陆军中将,刻名于南京雨花台抗日军人忠烈碑上,并入祀南岳忠烈祠。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萧山令为革命烈士;2014年,又将萧山令列入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政
   第04版:社会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时事
   第07版:地方新闻
   第08版:理论周刊
侵华日军制造血腥厂窖惨案
益阳人萧山令:誓与南京共存亡
一位日本记者做的幸存者实录
云浮日报特别报道05益阳人萧山令:誓与南京共存亡 2025-07-29 2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