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立教之本,更是兴教之源。近年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世行贷款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世行贷款项目”),积极开展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试点,探索“铸师魂、明师道、强师能、健师情”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量体裁衣打造一支具有教育家精神、熟悉义务教育特点规律、师德师风好、有乡村教育情怀、学科知识扎实、具有数字化素养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从源头上缓解农村教师补充难、留不住、教不好的结构性缺编问题。2019-2020年,学校共招收世行贷款项目学生627人。
世行贷款项目是世界银行在中国实施的唯一一个义务教育项目。2019年,罗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竞争性申报成功获批项目立项,主要面向云浮罗定市和茂名市电白区、化州市定向招生,培养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层次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该项目配套资金支持、公费定向、有岗有编、校地协同等政策,建立“政府—高校—小学”协同培养机制,组建由学校各学科优秀教师和地方教育专家等组成的教学团队,制定质量标准、质量监控、教学诊改等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确保人才培养工作有序开展。
潜心育人铸就时代师魂
扎根乡村厚植教育情怀
“铸师魂”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具有扎根农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教书育人情怀,关爱学生,正确认识农村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强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自觉为农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学校将乡村教育情怀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通过思政课、课程思政、乡村社会实践打造思政育人平台。结合专题讲座、主题活动、主题班会、比赛、参观、支教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意志品格、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情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激发学生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热情。近两年,学校开展思政相关活动50多次,参与人数达两万多人次,充分利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契约精神、奉献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担当;不定期邀请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校长,走进课堂或协同项目县教育行政部门开展讲座;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对乡村小学进行调研,近距离接触扎根乡村教育、默默无私奉献的教师典范,强化对乡村教育的热爱,坚定回报家乡的决心。
匠心筑教探明古今师道
与时俱进启迪教育智慧
“明师道”指的是明晰为师之道,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本着“学生之心”成就“为师之道”,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学校通过培训赋能、名师引领、课程创新、技术支撑搭建创新育人平台。教师以身作则,自觉进行知识与观念的更新,主动应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让教师学习到更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影响和带动学生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同时,高质量建设教学法课程、狠抓试教练习。通过创新相关课程和建设智慧教室等更新学生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运用科学教育理论和先进教育方法实施教育的能力。
深耕杏坛磨砺教学功底
立足全科精研核心能力
“强师能”主要是指强知识、强技能,能够成长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学习障碍的诊断者,儿童心理研究专家、课程设计专家、现代教育技术行家等。
按照广东省“新师范”建设要求,对标师范生能力素养、教师综合职业素养标准,制定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标准,通过“优化通识课”“精炼专业课”“加强师范课”,重构师范技能养成课程新体系。为适应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特点,制定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实践能力标准,要求学生掌握七种能力和“十二个一”,即掌握能说一口标准流畅的普通话、会写一手漂亮字、能绘一幅美画、能上一堂优质课、具备多项才艺和至少一项艺体专长等方面的职业基本能力。为培养该专业学生的才艺专长,特别开设才艺活动课程,设立才艺训练营(即兴趣小组),设立“书法、美术、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唱歌、舞蹈、演讲(朗诵、辩论、主持等)、手工”等11个兴趣小组,为学生培养艺体专长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
搭建平台健全师德素养
倾注真心塑造学生人格
“健师情”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素质、较高的情商、较强的抗压抗挫能力,从而能够适应农村相对艰苦落后的教学环境和高强度的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两支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一个素质拓展基地、四套体制机制打造心理育人平台,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抗压耐挫能力,健全人格情商和品格修养。学校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扶持与管理。每个社团配备1名活动指导老师和1-2名思政指导老师,健全社团管理制度,重视社团骨干的培养。
输送优秀师资厚植人才沃土
补齐短板弱项助推教育发展
学校“四位一体”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模式得到世行专家团队、省教育厅及各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认为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学生、家长、社会高度满意,学生满意度98.29%、用人单位满意度96.88%、家长满意度98.42%。本专业627名学生直接受益,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共512所,任教学生44469名,辐射面广,示范效应强。
示范效应深远
项目成果对弥补项目县义务教育短板弱项、创新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提升全省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带动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粤西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总结出有示范带动作用、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积累实践经验,为探索六年一贯制教师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借鉴,对中国其他地区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教学成果显著
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奖项39个、市级奖项166个、校级奖项579个,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多次获得“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最美云浮美德少年”“云浮市向上向善勤学上进好青年”“云浮好人”“云浮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表彰。
由该项目培养的学生大受实习单位、就业单位欢迎,任教以来荣获各级各类奖项数449项,所教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数942项,受学生欢迎程度达97.2%。其中,梁善语同学在实习期间多次获得教学比赛一等奖,因表现优秀吸收为市级名师工作室学员,多次为地方小学作公开讲座培训等。学生利用自身的舞蹈、书法、演讲、视频制作等特长积极为实习单位组织文体活动,丰富学校的第二课堂,同时积极承担学校的德育工作,受到好评。
依托该项目,团队教师建设了5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个专业资源库和1个专业群,主持省级以上课题38项、公开发表论文197篇、主编或参编教材6部、获省级以上奖励116项。该项目为学校建设划拨了一定的办学经费,有效地解决了办学条件欠缺的问题。
社会反响强烈
2023年,世界银行专家组和省教育厅领导来校督查评估,对学校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做法给予高度评价,特别肯定学校“铸师魂、明师道、强师能、健师情”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作为唯一经验介绍单位,在广东省世行贷款实施工作总结大会上作项目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介绍。2024年广东省教育厅在向世界银行提交的完工报告、宣传画册、宣传片上对学校的育人模式作了综合性的宣传介绍。近几年,《广东教育》杂志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了专题报道,云浮融媒、罗定融媒等主流媒体及其他社会自媒体也纷纷作了广泛宣传。
真实评价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铸师魂、明师道、强师能、健师情”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希望继续加强师范建设,在师资培训、教学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更好成绩,不断提升世行项目建设社会影响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学生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的笔墨功底、娴熟的手工技巧、能歌善舞的才能,完全能够胜任农村小学全科教育教学工作。
——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 邵子铀
你们培养和摸索出来的这条路是非常具有系统化、条理化和机制化的一条路,这条路涉及未来教师培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整体教学素质培训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情怀、思想、教学态度以及未来对于学生培养意识、扎根农村等等各方面,都是一个非常全方位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
——世行项目独立评估局、评估专家 萨吉塔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全科教师培养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通过系统课程设置、多元教学实践及教育情怀培育,培养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具备扎实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适应农村等基层教育需求的复合型教师。
——化州市教育局 黄文斌
组稿 / 云浮融媒记者 梁佩珊
通讯员 杨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