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良”策
本报讯 (云浮融媒记者 罗强 通讯员 蔡梓康) 冬日,走进郁南县桂圩镇新塘村,只见村内绿树成荫,火龙果、沃柑、砂糖桔等应季水果长势良好、果实累累,一派丰收景象。
近年来,新塘村在立足发展传统肉桂产业的基础上,村民积极种植特色农产品,让特色产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据统计,2024年村民户年均增收超2万元。
当前,正值沃柑成熟的季节,新塘村沃柑种植基地里金黄色的沃柑挂满枝头,空气里满是果香味。一大早,果农袁荣滔便拿着剪刀、提着塑胶桶走进果园采摘沃柑。他的果园今年预计产量有3万斤,现在已经卖了7000-8000斤,价钱最低也有2.5元/斤。
在新塘村内,肉桂展示馆、肉桂主题公园、肉桂苗圃基地、肉桂科普基地等,让人感受到传统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据悉,该村在全市率先成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农户发展标准化种植,形成“种植-采购-加工-销售”全闭环的肉桂产业链。目前,全村肉桂种植面积达1.6万亩,年产值超2500万元。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该村积极盘活流转撂荒、闲置的土地资源,通过“基地+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或“基地+企业+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无核黄皮、沃柑、砂糖桔、葡萄等特色水果种植,先后培育了连片种植面积达300亩的沃柑种植基地、40亩的夏黑葡萄种植基地和200多亩的黄皮种植基地。集休闲观光、体验采摘于一体的绿色现代农业园已初具雏形,逐步实现园地获收益、农民土地流转拿租金、农民务工挣薪金的“多方共享”“多方受益”的增收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