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浮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围绕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有措施有成效有亮点,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以党建引领为“主线”
打造干事创业的市场环境
按照打造“敏锐、规范、高效、权威”的政治机关的要求,加强“四项建设”,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一是开展主题教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学习计划系列文件,组织参加读书班集中学习。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6个专题共20个课题的调查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牵头抓好6个问题整改,目前已全部完成销号。建立长效制度机制文件13份。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全面落实“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创新“一月一跟进、一季一挂星、一年一评级”党支部评星定级机制获市直工委充分肯定。持续深化“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在重点监管服务企业设置“马上办党员服务岗”,作为我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并参加第十一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三是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安全。印发《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制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指引》工作清单。局党组专题研究和研判意识形态工作4次,在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意识形态专题集中学习交流。加强党建宣传阵地建设,执行“三审三校”工作制度,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四是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夯实。编写了《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指引》,并将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工作规范、工作清单、工作流程图等内容全部印刷“上墙”,市局机关内部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指导云城区市场监管局安塘市场监管所试点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获省局通报表扬。五是加强个私党建建设。全力推进个私党委实体化运作,2023年新增直管4个党支部。2023年创建10家市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示范点、5个市级“共产党员示范店”。市个私党委在市“两新组织”2022年度述职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在2023年“两新组织”工作推进会上作为唯一一个行业党委作经验介绍。
2
以优化服务为“主题”
打造舒心暖心的市场环境
运用好“加减乘除”法,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截至2023年12月,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52130户,同比增长9.39%。2023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共计26387户,同比增长7.69%。一是在政策上做“加法”。制定了云浮市《关于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意见(试行)》,在全省率先试点推出以“家庭农场”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出台《云浮市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若干措施》,通过6大项内容共34条措施大力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2023年全市办理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企业共96家。二是在负担上做“减法”。推动“诚信”变“成金”,与商业银行联手推动解决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累计有8370户市场主体获得普惠金融贷款64亿元,有853户市场主体获得“年报贷”金额4.9亿元。2023年为5123家企业减免质量、特种设备等检验检测费用3827万元。对45项轻微违法行为免于行政处罚,对300多家市场主体免予行政处罚。三是在服务上做“乘法”。由“企业上门找服务”转变为“部门上门送服务”,为企业在登记注册、新品种引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商标品牌建设、质量检验检测、特种设备检测等方面提供指导帮扶,累计对接服务大型企业187家次。240%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四是在改革上做“除法”。建成云浮市智能审批系统、电子印章系统,深入推进“一照通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和“一网通办、一窗通取”,制定市场主体住所自主承诺申报负面清单,开办企业全流程实现2个环节、1个工作日办结,开办全流程平均时间0.57天。2023年全市开办企业网办率93.66%,较2022年有所提升,排名全省第3。为4万户新设企业减免刻章费用超千万元,开办企业零成本。
3
以推动发展为“主业”
打造高质创新的市场环境
围绕“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助力我市高水平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聚焦我市千亿、百亿产业集群,印发了《云浮市贯彻落实广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实施方案》,着力提高全市质量发展水平。全市大中小型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1800个,实现大中型企业覆盖率100%。建成1个线上服务平台和12个线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开展“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出“质量贷”“认证贷”,精准对接质量品牌优势企业230家。新增发布6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省级地方标准、7项市级地方标准、19项团体标准。落户云浮市的广东省五金制品标委会连续2年在年度评估中获评“优秀”,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标委会。筹建广东省质量监督石材起重设备检验站(云浮),为云浮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新建2个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4个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建立“云浮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知识产权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强企培育,新增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有1家公司获认定为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新增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企业11家,有4个项目在首届“粤创赛”中获奖。加快推进云浮市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2023年我市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共80笔、金额22.8亿元,同比增长711.39%。“云浮石材行业协会+新图案”集体商标和“东坝蚕茧”“新兴贡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注册。云浮豉油膏、杨柳冬瓜被省局列入第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对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广东罗定)作为全国第一批第一个获准筹建的多产品综合性保护示范区顺利完成实地验收。我市商标“菩提绿”获首届“湾商赛”银奖。“象窝红茶”被评为线上“广货好手信”,“罗定稻米(亚灿米)”被评为线下“广货好手信”,是全省3个线上和线下同时获评“广货好手信”的地市之一。我市有2个案例获2023年度广东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2023年全市共有专利许可备案15件,专利转让次数达200次,专利授权量1684件。截至目前,发明专利有效量650件,同比增长17.5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71件,同比增长17.32%;商标有效注册量18448件,同比增长8.40%。
4
以监管执法为“主责”
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有关要求,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设置好“红绿灯”,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一是强化法治监管。《云浮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我市是当前全省率先通过地方立法加强农贸市场管理的地市。全市29家农贸市场参加提升行动,占比32%。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查处各类案件共1371宗,涉案货值689.61万元,罚没款817.13万元。其中,办结食品案件728宗、“两品一械”案件226宗、质量案件71宗、特种设备案件15宗。二是推行信用监管。2023年全市企业年报率94.57%,重点行业领域企业100%年报公示。深化各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与“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模式有机融合,2023年全市启动联合抽查任务160个,部门联合抽查占比30.3%,同比去年提升7.3%。“‘信用+双随机、一公开’精准监管模式”项目入围《广东省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计划项目》。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509户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137户。三是强化智慧监管。“云浮市智慧市场服务平台”(第一期)项目已完成立项、招标采购。餐饮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达89.1%,较上年增加1298家。四是维护市场公平公正。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查处价格违法行为4宗。对706份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清理须废止的文件26份,须修订的文件7份。
5
以保障民生为“主旨”
打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
全市市场监管领域连续多年保持安全零事故。一是抓好市民生实事。创新抽检方式,开展“你点我检”“你看我检”抽检直播。2023年,完成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抽检18批次,完成率120%。快检食用农产品共79655批次,完成率110.6%,合格率99.4%。完成食品抽检15145批次,完成率115%,合格率98.1%。完成药品抽样541批次,完成率100%,合格率99.82%。以“双超目标”“双承诺”开展“放心消费云行动”,2023年全市完成创建“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和“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478家,完成年度任务119.5%。全市12315平台接到投诉举报5552件,按时办结率和举报按时核查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9.64万元。二是抓好食品安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2023年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督导完成率100%,问题发现率为1.9%,督导整改率95.9%,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上传率100%。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攻坚年行动,检查覆盖率94.79%,发现风险问题1211个,处置率99.92%。以全省第1名成绩成功举办省级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做好高考和各类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开展“查餐厅”直播12期。三是抓好药品安全监管。推动药品监管综合改革,有5项获得省药监局2023年市县药品监管综合改革创新项目立项,其中《打造药品监管综合培训暨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被列为重大项目已完成建设并通过省局验收。云安区“创新打造模拟药店“3+3”实景式普法新模式”获省级优秀普法工作项目。创新开展药品上市持有人监管异地合作,监管和服务效能明显提高。指导药企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一力制药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参与研发的全国首个抗抑郁抗焦虑创新药“参郁宁神片”成功上市。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在首届“粤创赛”中获银奖。2023年全市检查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共6626家次,责令整改864家次。四是抓好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市级抽查生产及流通领域产品614批次,发现19批次不合格,产品合格率为96.9%。检查检验检测机构33家,发现不合格5家,责令2家停业,移交涉嫌违法线索4条。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260多家次,立案查处17宗,下架问题电动自行车51台,督促落实整改19家。五是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开展气瓶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大型游乐设施、锅炉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2023年检查企业共978家次,排查事故隐患共1015个,已全部完成整改,累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225份,立案查处16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