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融媒记者 朱雅渝 通讯员 云纪宣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严”字当头,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不断推动作风建设走向深入。
“风”“腐”同治,加固作风建设堤坝
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必须突出重点,紧盯难点。市纪委监委紧盯节日风气,印发《关于严明中秋、国庆节日期间“十个严禁”纪律要求的通知》,密切关注重要节日期间“四风”问题易发高发现象,开展节日督查,重点整治收送电子红包礼金、不吃公款吃老板、躲进隐蔽场所吃喝等隐形变异问题,坚持露头就打、绝不姑息。紧盯关键重要环节,针对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百千万工程”、优化营商环境、教育等领域党员干部失职失责问题追责问责,为党员干部依法履职、担当作为敲响“警钟”。紧盯关键少数,强化引领示范,制定并认真落实《云浮市纪委监委2023年监督谈话工作方案》,对5个县(市、区)党委和市直单位“一把手”进行全覆盖谈话,协助市委制定《云浮市整治政绩观方面突出问题工作方案》,教育引导、督促推动领导干部主动查摆、带头整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2023年9月27日,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伍某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伍某强在忏悔中剖析了由风及腐的心路历程:“从参加饭局第一次收到‘红包’时觉得不自在,到后来认为红包是吃饭时应该上的‘一道菜’;从收小钱到收大钱,逐渐发展为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进行权钱交易。”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从查处案件情况看,不少落马干部从与老板推杯换盏开始,逐步‘由风变腐’,滑入腐败深渊。个别干部腐败后,在作风问题上往往更加肆无忌惮。”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市纪委监委坚持党风党纪一起抓,凡查腐败案件必挖作风问题,凡查作风问题必挖背后的腐败问题,完善风腐同析同治机制,正风肃纪反腐协同推进,不断提升监督综合效能。针对罗定市政协原副主席谢某酒驾问题,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及其背后“四风”问题专项整治,既查酒驾,又查背后的酒局,既查当事人,又查同车人、同桌人,深挖是否存在公款吃喝,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问题,并与公安机关建立案件办理、移送、通报和信息比对机制,及时甄别并查处“四风”问题。
多点发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党风连着政风,关乎人心向背。一年来,市纪委监委始终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持续保持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高压态势,以更加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执法回应群众期盼,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突出靶向施治,制定《开展地区和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一体部署“10+5”行业地方性专项整治,全市一盘棋开展违规兴建楼堂馆所、借培训之名变相公款旅游、房地产“问题楼盘”等10项专项整治,指导各县(市、区)抓好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突出问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等5项地方性专项整治。
此外,紧盯招生录取、教育项目建设、大宗商品采购、教辅材料征订等问题,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如罗定通过查找投标流程、查食材验收管理、查账务账册、查职能部门责任落实的“四查”工作法,推动问题整治走向深入。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成立3个常态化监督检查组,深挖细查“转圈粮”“空气粮”“坑农粮”等“靠粮吃粮”腐败问题。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打伞破网”,深挖黑恶案件背后的“保护伞”“利益链”,督促推动金融放贷、信息网络、自然资源、工程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行业领域整治,严肃查处“村霸”“街霸”“矿霸”背后的公职人员失职失责、滥用职权、权力寻租等问题。
纠树并举,让新风正气更加充盈
祛除歪风邪气,新风扑面而来。
国家税务总局云浮市税务局梁某在“我的廉洁家风故事”征文中写道,“为了往后每年都能齐齐整整拍张全家福,我时刻谨记要守住底线、不碰红线……”这是我市将纪律教育融入家风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家风建设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涵养良好党风政风的重要保障。市纪委监委连续两年开展家庭助廉主题系列活动,2023年以“弘扬清廉家风 护航善德之城”为主题,联合市妇联、市文明办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采取家教家风专题讲座、廉洁家风征文、家庭助廉座谈会、发出倡议书、赠阅廉政读本、亲子游学活动等形式,推动廉政家风建设步步深入。同时,精心定制“一本忏悔录、一场警示教育图片展、两部警示教育专题片”的“廉政套餐”,深化警示震慑,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2023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6个,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64个,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32个……一组组数据,持续对外释放了严字当头、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